#
#
#

        桑火尧丨境象主义:让时空与意识在水墨中自由流动

        作者:诺然2025-08-19 08:47:04 来源:熹ART空间

          当我第一次观看桑火尧境象当代水墨作品时,就被深深吸引:从“境象”这个观念的提出,到绘画本身材料选取和创作方法的探索实践,以及作品独立风格形成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和引导的审美趋势。桑火尧的作品,观者必须同时具备直觉和内心的反省才能去欣赏它,体验它的精神价值。这里所说的反省,并不是自我的思过,而是一种意识的觉醒,非传统物象所营造的完整的意象。风格产生了,必须对风格进行定义,桑火尧对自己的作品做了概念化的总结:境象。

          “境象”一词在古汉语中已有之。如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他的诗论杂著《诗格》中,把诗的境界分为三种:物境,情境和意境;诗有三格:“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诗有三境:“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这是很精彩的阐述,关于诗歌创作必须遵照的原则。通俗而言,“境象”与情境和意境差去不多,但在语言修辞和诠释上,更富有想象与延展。绘画中所描述的意象和意境,多指主观想象和主题幻想,而境象更多的是关于背景氛围的思索和烘托,造成一种主题缺失的假象,欲言又止,欲擒故纵。

          对于直观的画面感的美,桑火尧的当代水墨作品已被美术界所接受和认可,但就其风格和绘画本质的理解,还有很多侧面可以解读。然而,用传统的经典的绘画术语来描述这些作品,总是言不尽意。境象的所有作品是非物象的,纯粹的形式得到了完全的实现,显现又隐秘地表达了宇宙,生命,时空交互的主题。正如沃尔夫林所说“形式一旦达致完满,它们就完全地作为独立和自足的实体而存在了。”而福西永指出:“艺术作品要存在,必须是有形的。它必须放弃思想,必须变得有维度,必须使空间具有尺度,使空间得以成形。”桑火尧的作品,便是这样一种具有完备形式感和恒定艺术风格的作品。

          当代绘画艺术的基本元素仍然是:线条,形状,明暗,构图和色彩,是作品得以独立的基础,它们必须在画面中有力地契合在一起。桑火尧境象的绘画形式,创作方法看似简单,实际摆脱了习惯与传统思维的桎梏,隐含了它的起因与目的。西画的发展及风格演变脉络较为明晰。康定斯基将它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写实绘画,指古典绘画延续下来到十九世纪的作品;接下来是自然主义绘画,如印象派,新印象派和未来派,渐渐与实际目的分开的作品,越来越倾向于精神元素;最后是近代才出现的构成性绘画,以纯粹艺术的语言,让精神和精神交谈。

          相对而言,中国传统绘画一直以来与实际目的分开,注重精神元素。中国画具有进入到心灵隐匿的和超越客观形式的精神世界的能力,既受到形式的约束,又逃脱客观写实,走向一种虚实相互制约的克制的美。这种类型的美被有意识地培育。直至赵春翔以西方抽象表现主义手法创作中国水墨画,得到国际艺术界以及收藏界的认同,吴冠中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创作了一定数量的水墨抽象作品。自此,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发展有了突破性的变异。

          尼采说:“创造,这是对痛苦的巨大解脱,生存由此变得轻松。可是,要成为创造者,必须历经痛苦和大量变化。”桑火尧寻找并确立一种新的绘画风格,表达自己的精神价值,内心也经历了冲突和迷失。他的创作是一种概念法的抽象绘画,他的创造不是来自于经验,而是一种纯粹的自我意识,通过哲学思考所积累的结果。这种创意的形式,是一种能量,提升作品为无形的奇妙的自由生命。我想通过文字叙述,努力把境象的艺术语境表达出来,但仍然担忧语言在诠释时的不完整甚至误导。境象的艺术精神和实质,我还会去进一步思考和探讨。桑火尧在境象中表达的是:思想,宇宙,时间,存在。不同的画,表达了意识状态的众多性,是自然与生命的诗意和激情。我将这些作品简单地划分为两类:命题作品和无题作品。

          这两类作品相互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关联。境象的命题作品,视觉秩序突显,是意象的遗留和过渡,是自我意识的绵延。而无题作品,表现为更宽泛的客观秩序,意象已然消失,心境超越收敛,达致无我境界。命题作品是凝聚,是瞬间的强调,自我的反省。无题作品是释放,将抛弃的自我,重新融入并隐没在自然和宇宙之中。由此,桑火尧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从成熟走向纯粹。最后,我引用老子的一句话来概括境象的作品,“我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老子所指的“母”字,应指“道”而言。而桑火尧通过他的绘画,想要表达的,是当代水墨作品完全不同于传统中国绘画的艺术精神和实质。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会只顾着创造作品,而忽略了个人风格的培植和确立。

          桑火尧独特绘画风格的形成不仅仅是他个人信仰和哲学观的形成和进阶,同时伴随审美情趣的改变。这种改变不是一种渐变,而是一种突变。风格的形成,是艺术家创造和整体力量的体现。

          《境象》的画面,是真实的空间,虚无的意识,虚而不空。这些画面强调了这个时代和艺术家本人的精神价值,却没有将自己的主观价值强加于观者,看不出画家本人主观意识的流露,也没有将思想隐藏于晦涩的悬念。画面有意识地表达一种无意识,或者说,无意识地表达一种有意识。

          境象展示一种极其宁静的背景氛围,仿佛有一种主题的缺失。正是这种看似表面的缺失,唤醒了观者潜意识里对人和宇宙,自由与时间的思索,画面背后是隐藏的主题与背景之间的互动与共存。东方文化的思想,语言和生命气息,西方哲学的思维,理性和宇宙观,融合得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画面兼备了东方艺术的神秘感和当代艺术的未来感,这是难能可贵的。

          艺术家的思维支配着他的创造,境象已经在创作过程中,完成了能量的转换,不再留有热量。但我们仍然可以感知生命的呼吸,甚至,细若游丝的呼吸,惊破了画面。如果我们静心观看,会发现,画面是动态的,展开的。时间的运动是单向的,往往被忽略。而桑火尧的画,将时间和空间同时呈现出来,表现为意识的自由运动,一种心灵随顺的醒觉,自由与时间之界定。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7(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