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制品
农家院里,城市屋角,人们常常爱种些葫芦,天时由夏入秋,看架上葫芦一天天长大,倒挂下来,个个可爱,真是一种人间乐事。
葫芦是我国最早种植的作物之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考古发现7000年前的葫芦和种子,成为我国种植葫芦历史之悠久的实证。《诗经》有言:“匏有苦叶,济有深涉。”这里的匏就是葫芦,入秋以后,匏叶变苦,济水变深,引得古人叹惋。可见,葫芦在春秋时期已是寻常可见的东西。
其实,葫芦是一个大家族,葫芦科是世界上重要的食用植物科之一,其中更多的种类是看去像瓜的实心果实,包括南瓜、冬瓜、丝瓜、苦瓜、西瓜、倭瓜、菜瓜、酥瓜、香瓜等。值得一提的是,这里面有些品种属于“舶来品”。譬如酥瓜,有些地区称为“洋酥瓜”,夏日生食;角瓜也称“西葫芦”,是19世纪传入中国的,深绿皮的较大,浅绿皮较小,蒸包子、做饺子常用——“洋”和“西”字,透露着它们的来路。至于人们熟悉和喜爱的解暑水果西瓜,则是辽朝时由西域先入契丹后进中原的。五代时期被掠至契丹后又回到中原的胡峤,曾根据自己的被俘经历写了一部《陷虏记》,其中记载了“自上京东去四十里,至真珠寨,始食菜。明日东行……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的民俗风物,并说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宋代之后,西瓜在中原传播开来,被广泛种植。
当然,我们通常所说的葫芦,多指那些果实空心的类属。这类葫芦也包括很多不同的品种,有的可以长得很大,达半人多高,有的则很小,不及拇指,大多数则在30厘米上下。葫芦既是一种食材,也可作为器用。葫芦一剖为二是为瓢,中国人用瓢取水的历史悠久,孔子曾夸赞自己的得意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如今,年纪稍大或在农村生活的人可能也有在水缸里用瓢取水的经历,瓢在水中不下沉,拿起就用,方便得很。人们也用瓢舀米,纯天然,越用越亮。
除了制作取水取米的瓢,葫芦还是有多重用途的存储容器。古代医生常用葫芦盛药,有的在门前悬挂一个葫芦的意思便是“此为医家”。民间俗语“葫芦中卖的什么药”,就是形容心思让人猜不透,也说明葫芦在以前常用来盛药。
葫芦也可盛酒。唐代诗人郑审在《酒席赋得匏瓢》里写道:“华阁与贤开,仙瓢自远来。幽林尝伴许,陋巷亦随回。挂影怜红壁,倾心向绿杯。何曾斟酌处,不使玉山颓。”显然,席中有远方朋友携带盛了美酒的葫芦而来,大家畅饮一场。宋代苏轼的名篇《赤壁赋》中写道:“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古典小说《水浒传》里,林冲发配到沧州后,从前任老军那里继承的就只有一个酒葫芦。大雪天里到酒铺饮酒,“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依旧迎着朔风回来”。戏曲舞台上演绎这段故事,林冲也是在花枪上挑着一支酒葫芦前行。神话传说中,寿星是一个和蔼老人的形象,其手杖上拴着一只大葫芦,里面盛的是“长寿仙丹”;“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也背着一个巨大的葫芦,据说里面装的是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也说内有美酒,甚至可装乾坤万物,是他的重要法器。
葫芦也可制作乐器。中国古代讲究“八音克谐”,八音的说法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师》,即所谓“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也指制作乐器的8种不同材质,其中“匏”就是葫芦。使用葫芦制作的乐器是笙,后来它的葫芦部分换成了金属,仍然持守古法的是流传在西南地区的葫芦丝。用不同乐器形成和谐乐音是我国的重要传统,《史记·五帝本纪》对此有经典论述:“诗言意,歌长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能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
葫芦还被制作成工艺品欣赏把玩。其实都无需制作,就那么原生态地往桌案上一摆,就是一件极好的装饰品。小的可拿在手中,随身携带,随时摩挲,人手得到活络,葫芦也越“盘”颜色越深越亮。此外,有人在葫芦还未长成时给它套上模子,可使其按照设计者的意志生长成特定的花纹和形象。还有葫芦雕刻、葫芦烙画,更是精妙的非遗技艺。葫芦作为蝈蝈等鸣虫的容器,也需要一番打理,材料、做工、图案都不能含糊——里面装上细钢丝盘成的簧,使鸣叫声更好听;口沿要配上刻有镂空花纹的盖子,既为给蝈蝈透气,也为增加美感;盖子须得是上好木料,譬如紫檀、黄花梨、红酸枝之类。作为文玩的葫芦,有些在当代是可以进入大型拍卖会登堂入室的,它们多为清代、民国流传下来的有年份的老物。
葫芦谐音“福禄”,被视作吉祥的象征,也由此成为中国人福禄寿文化的组成部分。葫芦另一个受欢迎的原因是多籽,这一点与石榴一样,都象征着多子多福。因为代表了诸多美好含义,葫芦的形象无论在民间百姓还是宫廷贵族中都很受欢迎,比如北京故宫博物院就收藏着许多清代皇帝的葫芦形瓷器、玉器、金银器物件,各种建筑、石雕、木器上也常能看到葫芦的纹饰。在中国,葫芦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千百年来的使用和欣赏中承载着浓厚的东方哲学与美学意味,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