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最大的建筑艺术门户网站
资讯
新闻
展讯
专题
评论
访谈
趣闻
服务
名家
企业
协会
建站
论坛
互动
欣赏
商业建筑
文化建筑
教育建筑
古建文化
园林建筑
别 墅
知识
史论
理论
视频
技法
鉴赏
保养
#
#
#
推荐新闻
[06月21日]
立邦 “未来之星”金奖得主荣膺2024/2025年亚洲...
[06月17日]
以数据为尺,以经验为准:牟元成构建工程管理的数字化脊梁
[06月16日]
建筑企业破局新赛道!中国上海建设网,开启行业共赢新时代
[06月12日]
《皛白:从河西走廊到东方禅境的佛系造园师》
[06月11日]
立邦“未来之星”青年设计师大赛2025赛事启动,聚焦文...
[06月10日]
句集文化杨毅斌作品 | 蒙泰集团公共空间艺术品-科技楼...
[06月06日]
美的楼宇科技高效机房赋能鼎好DH3,打造城市绿色更新标杆
[05月30日]
打造最浪漫的时代坐标,DR全球总部诠释建筑新哲学
[05月30日]
RLP Asia绿创未来|事务所亮相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
[05月30日]
RLP Asia绿创未来|事务所亮相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
美术史论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中国建筑艺术网:首页
>
美术史论
>
中国美学
屈原美学品格的精神解读
没有见过<<屈子行吟图>>的真迹,但知道这是明末清初的画家陈洪绶所作。画面上屈原的造型凄苦而忧忿,2340年前的屈原是否就是这样的一副模样,现代人无从可知,但是有一点是可以形成共识的--诗人一定是清瘦而凄苦的,画家图中的造型实际上是借画以抒怀,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借古喻今的手法不仅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其实在一些书画作品中这种影响更为深远。 当然,我的本意不是来说这副画的。现在又到了五月,又想起了屈原。当然这也和一些文人已经不满足于现实题材的限制,而从中国优秀的人文精神的回溯中找寻线索,然后再进行新的阐释不无关系。 我说想起了屈原不是再来论证屈原所表达的文化精神,所表现出的“惊采绝艳,难以并能”的风采,也不是他所创造的具有丰富想像的境...
[详细+]
2011/03/30 11:23:5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美感的形成原理
王波 摘要 美是对于人的主观需求有功利价值的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使人主观上产生出的一种快乐感觉。人在主观上认为某种客观事物能够满足自己的某种主观需求,该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就会使人在主观上感觉到某种美。也就是说,人在主观上认为能够满足自己主观需求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就能够使人感觉到美;人在主观上认为不能够满足自己主观需求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就不能够使人感觉到美。人在主观上认为对自己的主观需求能够造成利益上的损害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就能够使人感觉到丑。人的主观行为的产生,是以人的观念文化形态为根据的。不同人的观念文化形态是不同的,并且每个人的观念文化形态总是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认为美的事物另一些人却认为不美,人们过去认为美的事物现在却认为不美的...
[详细+]
2011/03/30 11:23:2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气与中国美学的生命精神之生成
【内容提要】气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本体论范畴,也是中国美学的一个槟心范畴。气贯穿于中国美学的始终,对中国美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深远的。气具备三个基本的内涵:生成、生命、生态。气本身所具有的生命本厚、生命精神、生态内涵影响了中国美学生命精神的生成及其独特的个性。 【英文摘要】QiisanontologycategoryofChinesephilosophyandacorecategoryofChineseaesthetics.QipermeatesthewholeprocessofChineseaestheticsandhasadeepinfluenceontheChineseaesthetics.TherearethreekindsofmeaninginQi:producing,lifeandorg...
[详细+]
2011/03/30 11:22:5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比较诗学的“美学沉思”
赵炜 比较诗学是一门年轻而又极具生命力的学科。它始于清末的王国维,30年代得到初步的发展,80年代得以复兴。在世纪之交,正是由于其学术视野上的多元性以及多层次的文化内涵,正吸附着大批海内外学者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地耕耘着,并且获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学研究的种种方法和观点被广泛运用到比较诗学的研究上,既丰富了比较诗学的研究方法,又更加贴近诗学的“人学”本质。 率先提出“美学的沉思”,并且把美学的研究引入比较文学的是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学派。以美学的视点对比较文学进行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摆脱了法国学派以考据为主要手段、以国际间文学相互影响的具体史实为对象的旧模式,将比较文学重新界定为超越语言界限的文学研究,这是从影响研究到平行研究乃至跨学...
[详细+]
2011/03/30 11:21:5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对王维绘画地位升迁的美学思考
王维,这位唐代画家兼诗人,无论其诗歌创作还是绘画创作,对中国古代文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在绘画领域,王维历经唐、五代、宋元,地位逐步上升,在明代终于被推崇为中国文人画的始祖。思考王维画地位的变迁,可以窥见中国文人画的发展历程与艺术审美观念的变化。 一、王维地位的变迁 (一)、唐代 王维的绘画地位在唐代并不很高。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并序》中将唐画分为神、妙、能三品九等,吴道子独占鳌头,被尊为神品之上等,李思训列为神品下,在神品的七人中,没有王维。与王维生活于同一朝代,又相去半个多世纪,朱景玄的评价应更能代表唐人的看法。无疑这与“画者以人物居先,禽兽次之,山水次之,楼殿屋木次之”1的传统论画观念有关,也与中国绘画发展的事实相符。中国人物画,历经顾、陆、张的精妙表现,到唐朝吴道子集其成法,...
[详细+]
2011/03/30 11:21:2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对王维绘画地位升迁的美学思考
王维,这位唐代画家兼诗人,无论其诗歌创作还是绘画创作,对中国古代文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在绘画领域,王维历经唐、五代、宋元, 地位逐步上升,在明代终于被推崇为中国文人画的始祖。思考王维画地位的变迁,可以窥见中国文人画的发展历程与艺术审美观念的变化。 一、王维地位的变迁 (一)、唐代 王维的绘画地位在唐代并不很高。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并序》中将唐画分为神、妙、能三品九等,吴道子独占鳌头,被尊为神品之上等,李思训列为神品下,在神品的七人中,没有王维。与王维生活于同一朝代,又相去半个多世纪,朱景玄的评价应更能代表唐人的看法。无疑这与“画者以人物居先,禽兽次之,山水次之,楼殿屋木次之”1的传统论画观念有关,也与中国绘画发展的事实相符。中国人物画,历经顾、陆、张...
[详细+]
2010/01/22 16:46:0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比较诗学的“美学沉思”
赵炜 比较诗学是一门年轻而又极具生命力的学科。它始于清末的王国维,30年代得到初步的发展,80年代得以复兴。在世纪之交,正是由于其学术视野上的多元性以及多层次的文化内涵,正吸附着大批海内外学者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地耕耘着,并且获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学研究的种种方法和观点被广泛运用到比较诗学的研究上,既丰富了比较诗学的研究方法,又更加贴近诗学的“人学”本质。 率先提出“美学的沉思”,并且把美学的研究引入比较文学的是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学派。以美学的视点对比较文学进行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摆脱了法国学派以考据为主要手段、以国际间文学相互影响的具体史实为对象的旧模式,将比较文学重新界定为超...
[详细+]
2010/01/22 16:26:5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气与中国美学的生命精神之生成
【内容提要】气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本体论范畴,也是中国美学的一个槟心范畴。气贯穿于中国美学的始终,对中国美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深远的。气具备三个基本的内涵:生成、生命、生态。气本身所具有的生命本厚、生命精神、生态内涵影响了中国美学生命精神的生成及其独特的个性。 【英文摘要】Qi is an ontology categ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a core category of Chinese aesthetics.Qi permeates the whole process of Chinese aesthetics and has a deep influence on the Chinese aesthetics.There are three ...
[详细+]
2010/01/22 16:26:3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美感的形成原理
王 波 摘要 美是对于人的主观需求有功利价值的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使人主观 上产生出的一种快乐感觉。人在主观上认为某种客观事物能够满足自己 的某种主观需求,该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就会使人在主观上感觉到某种 美。也就是说,人在主观上认为能够满足自己主观需求的客观事物 ,其外部形态就能够使人感觉到美;人在主观上认为不能够满足自己主 观需求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就不能够使人感觉到美 。人在主观上认为对自己的主观需求能够造成利益上的损害的客观事物 ,其外部形态就能够使人感觉到丑。人的主观行为的产生 ,是以人的观念文化形态为根据的。不同人的观念文化形态是不同的 ,并且每个人的观念文化形态总是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的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认为美的事物另一些人却认为不美 ,人们过...
[详细+]
2010/01/22 16:26:2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屈原美学品格的精神解读
没有见过<<屈子行吟图>>的真迹,但知道这是明末清初的画家陈洪绶所作。画面上屈原的造型凄苦而忧忿,2340年前的屈原是否就是这样的一副模样,现代人无从可知,但是有一点是可以形成共识的--诗人一定是清瘦而凄苦的,画家图中的造型实际上是借画以抒怀,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借古喻今的手法不仅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其实在一些书画作品中这种影响更为深远。 当然,我的本意不是来说这副画的。现在又到了五月,又想起了屈原。当然这也和一些文人已经不满足于现实题材的限制,而从中国优秀的人文精神的回溯中找寻线索,然后再进行新的阐释不无关系。 我说想起了屈原不是再来论证屈原所表达的文化精神,所表现出的“惊采绝艳,难以并能”的风采...
[详细+]
2010/01/22 16:22:0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艺术活动
>
风中的姿势
开始:
2025/06/21
结束:
2025/06/30
省市:
山东
场馆:
青岛画院美术馆
王易罡个人展
开始:
2025/06/20
结束:
2025/07/20
省市:
辽宁
场馆:
花麒画廊
竹艺巧编
开始:
2025/06/25
结束:
2025/10/26
省市:
香港
场馆:
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
新闻热点
+
more
“玉得永生——盱眙汉代葬玉文化特展”开展
江苏省盱眙县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经过半年的精心筹备,“玉得永生——盱眙汉代葬玉文化特展”于7月2日正式向游...
阿拉伯艺术家访华采风作品在泉州展出
金手的故事
抱素怀朴 安性约身——刘杰艺术的本真之境
“回归自然,独抒性灵——陈危冰田园诗意画展”在诸暨市开幕
“目遇・游心——任哲作品展”在北京开幕
墨为骨,彩为韵,用富有时代感的视觉语言讲述地域文化里的平凡与伟大
在舟山博物馆“乘风破浪”
最新专题
+
more
红心伟业
红心伟业:由华夏少奇(北京)文化发展中心组织实施,主要宗旨:传承红色资源,发展诗词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主要职能:组织引导全国红色研学及中小学研学旅行,在革命根据地、纪念地、伟人故里等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和红色旅游教育体验;创作红色影视作品;传播红色歌曲等。
张大千
张大千简介(1899-1983)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小名季,又名季爰。号大千、大千居士,以号行。画室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 张 大千 在现代艺坛上,张大千大概是成就最高的国画家了。他精山水、工人物、善花草,还能书会銮,我不知能出其右者谁?比起会画来,张大千...
合作联系
邮箱:
fuwu@meishujia.cn
Q Q:
529512899
电话: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艺术收藏网
中国文化促进会
菏泽市美术家协会
菏泽书法艺术研究会
曹州艺术网
邮箱:
fuwu@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JIANZHUJIA.NET
,All right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