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场跨越丝路的东西方艺术对话 ———2025当代中国坦培拉画展

        作者: 李晓玲2025-11-24 21:24:40 来源:中国建筑家网

            (1/48)

            (2/48)

            (3/48)

            (4/48)

            (5/48)

            (6/48)

            (7/48)

            (8/48)

            (9/48)

            (10/48)

            (11/48)

            (12/48)

            (13/48)

            (14/48)

            (15/48)

            (16/48)

            (17/48)

            (18/48)

            (19/48)

            (20/48)

            (21/48)

            (22/48)

            (23/48)

            (24/48)

            (25/48)

            (26/48)

            (27/48)

            (28/48)

            (29/48)

            (30/48)

            (31/48)

            (32/48)

            (33/48)

            (34/48)

            (35/48)

            (36/48)

            (37/48)

            (38/48)

            (39/48)

            (40/48)

            (41/48)

            (42/48)

            (43/48)

            (44/48)

            (45/48)

            (46/48)

            (47/48)

            (48/48)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坦培拉绘画,这一源自欧洲的古老绘画技法沿着“丝绸之路”,穿越时空在中国西部两大文化重镇——银川与西安,交织成历史的回响。2025年的深秋,聚焦银川美术馆和西安美术学院的坦培拉艺术实践成就展,集中展示了当代中国坦培拉艺术工作者在坦培拉创作与研究上的丰硕成果。本次两地展览既彰显了文化艺术机构承担展览、收藏、研究、公共教育的职能;也展示了学院体系在保护和传承、创新技法的核心价值;共同服务于国家文化体系。

          在技法深耕与体系化建构背景下,银川美术馆“筑梦黄河•相见银川 第三届全国(银川)坦培拉绘画学术交流展”与西安美术学院“溯古融今•守正创新 中国当代坦培拉绘画艺术交流展”,两个展览隔空相望,展现了当代中国在坦培拉艺术的探索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首先,实现了坦培拉语言“中国化”的转换。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们并未停留在对西方古典风格的模仿,而是大胆地将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趣、哲学思想与图像样式融入到创作中。无论是画面中流露出的“写意”精神,还是对新时代中国现实生活的当代化转译,都使得坦培拉这一外来画种展现出鲜明的东方气质。

          其次,在技法本体的精深研究与体系化传承上做出了创新。从形式上,将蛋彩、酪素、综合媒介等从复杂的程序中解放出来,转化为便于操作、能创新、可传承的创作手段。这使得年轻一代艺术家能够快速上手并熟练掌握这一艺术门类,避免了技艺的断层。

          银川与西安的坦培拉展览尽管目标一致,但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历史底蕴,作品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貌。银川的展览在观念性上进行了更多的探索;西安侧重对传统技法的继承和创新。

          相比之下,坐落于贺兰山麓、黄河之滨的银川,已经成功举办过一系列全国范围的、学术性的坦培拉专题展览,成功地打造了银川美术馆区域文化的品牌名片。本次“筑梦黄河•相见银川 第三届全国(银川)坦培拉绘画学术交流展”中的坦培拉艺术作品弥漫着一种浪漫的“诗性”与自然的“神秘感”。当地的艺术家们在创作中更倾向于表达个体在面对辽阔、苍茫的自然景观时的精神力量。贺兰山岩画的原始张力、西夏文明的隐秘辉煌、黄河大漠的交响,都成为他们灵感的源泉。其作品图式、色彩往往更为雄壮、强烈,肌理语言丰富;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游走,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的、带有灵性色彩的氛围。创作中融入了对这片奇异土地的抒情式记录与想象性重构。

          身处十三朝古都的西安美术学院举办“溯古融今•守正创新 中国当代坦培拉绘画艺术交流展”是首次在学院体系下举办的全国范围、具有一定规模的坦培拉专题展览。在国内独占鳌头,具有历史意义。本次坦培拉绘画创作与交流展注重以品格与审美为先导,秉持学术理念。目光投向艺术创作的纯粹性。既严格遵循坦培拉绘画的传统规范:兼具程序性、工艺性、制作性和绘画性;又结合本土艺术语境实现跨媒介融合的深度探索。反映中国精神、社会现实;将民族情感与个人体验结合的多元表达,具有中国气质和西部风貌。不仅展现了西安美术学院扎实的功底和严谨的学术态度,而且为中国当代艺术生态提供了中西融合的实践样本。

          本次双城展清晰地表明,坦培拉在当代中国艺术中已不再是简单的技法移植,而是成长为一种充满活力的艺术语言。西安与银川,如同“一带一路”上的两个重要文化驿站,一者向内深挖,承古开今;一者向外延展,抒怀咏志。它们的共同成就夯实了中国坦培拉艺术的根基,而它们的鲜明异同则丰富了其发展的维度。这场跨越丝路的艺术对话,不仅连接了东西方,也沟通了历史与当代、厚重与空灵,为中国当代艺术图谱增添了独特而深刻的一笔。

          (文:应急管理大学   李晓玲)


          银川展览——

          主办单位: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宁夏美术家协会

          承办单位:银川美术馆宁夏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

          西安展览——

          主办单位: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西安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西安美术学院造型艺术部、西安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

          两地展览组委会分别面向全国征稿,并邀请了四十多位国内著名坦培拉艺术家。这些艺术家的年龄跨度从30、50、60、70到80、90后,涵盖了目前国内坦培拉创作的各个领域。他们的作品既展现深厚功力,又体现锐意创新,为当代中国坦培拉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出了重要力量。


          特邀嘉宾以及参展作品

          30年代

          中央美术学院 , 潘世勋教授


          50年代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孔喜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张元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意大利艺术研究院绘画院院士,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名誉教授,著名油画家,朝戈教授

          北京李可染画院副院长,李晓刚教授


          60年代

          鲁迅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壁画家协会会员,王树琴教授

          天津美术学院造型基础教育学院院长、油画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油画分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姜中立教授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水彩协会艺委会副主任,IMWA国际水彩大师协会会员,侯伟教授

          中国美协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委员,安徽省美协副主席,芜湖市美协主席,芜湖市美术馆副馆长,吴晓明主席

          银川美术馆 国家一级美术师,费春老师

          四川工商职业学院艺术学院院长,黄志刚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古典油画技法课程教师 朱基力老师

          武夷学院,杜宝昌教授

          武夷学院,李锐军副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康蕾教授


          70年代



          长春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曲鸽教授

          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教育部徐悲鸿艺术课题组成员,阿里娅老师

          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许泉教授

          中国女画家协会副会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驻会主席团委员,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硕士生导师,齐鲁女性画苑会长,孙肖嘉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美术家协会驻会副秘书长、理事,内蒙古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贾海膺老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美育系主任、硕士生导师,高海军副教授。

          西安美术学院造型艺术部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项仕中教授


          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协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委员,张项军教授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获博士,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黄家学教授

          坦培拉绘画艺术家,韩欣潮老师

          中国科学院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常宏武主任

          银川美术馆国家二级美术师,宁夏美术家协会理事,宁夏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 ,    钮维老师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特聘教师,北京李可染画院西方绘画技法与材料研究室教师,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校外导师,李方东老师

          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刘玉柱副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委员,福建省美协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主任,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研究生导师,张庆国教授

          应急管理大学,李晓玲副教授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苏利副教授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何振浩副教授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江严冰教授

          贵州大学美术学院,杨毓麟副教授

          中国壁画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河北美术学院,李玉华副教授。

          河南开放大学,孔霞老师


          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系,油画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高家明副教授


          80年代

          中央美术学院  夏理斌教授

          山西忻州师范学院绘画系主任,李秉靖副教授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黄赛副教授

          西安美术学院  王徽副教授

          中国美协会员,王海耒老师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油画系,王馨曼副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讲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院聘画家,王笃涛老师


          90年代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工美学院,兼任李可染画院西方绘画研究中心教师,任念辰老师

          鸣谢中国美术家协会给与展览信息的公布————

          鸣谢展览执行团队————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78(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