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朋 《钩深致远》
隶书的正脉在汉隶。经典的汉隶碑刻基本都是立于庙堂之上,是面向大众彰显文教的范本。其文、其书、其刻应该都是当时各领域的高手所为。这种碑刻既要显示文字的可读性与教化功能,又要具有相当审美包容性的书写形式美。从隶书的萌芽到简牍隶书的成熟,再到碑版隶书的盛行,汉隶的审美逐渐从古拙转为简易,然后又变为典雅。尽管汉代以后,隶书风格竞起,但有大成就的隶书书法家都是在传承汉隶典雅精神的基础上,不断增加隶书审美和技法的丰富性。隶书的正大气象,也应该是在典雅的基础上,兼顾文字的可读性、书法的艺术性与书法家的审美个性,彰显传统艺术审美中沉雄、浑厚、博大、自然之美。秀丽雅致、荒寒孤峭、生拙怪异……的风格都可以增加隶书审美的丰富性,但终究只能是小众的审美个性化选择,而不是隶书的正大气象。
李松朋,河南襄城人,西安交通大学书法博士在读,长江师范学院书法教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涪陵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长江师范学院校友会书法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草书学刊》《于右任研究》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