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最大的建筑艺术门户网站
资讯
新闻
展讯
专题
评论
访谈
趣闻
服务
名家
企业
协会
建站
论坛
互动
欣赏
商业建筑
文化建筑
教育建筑
古建文化
园林建筑
别 墅
知识
史论
理论
视频
技法
鉴赏
保养
#
#
#
推荐新闻
[08月09日]
重庆建工七建数字化物资管控真成效
[08月08日]
西顿照明案例 | 深圳地铁16号线
[08月02日]
聚企成链,聚链成势!首届国际智能建造产业博览会将在深圳举行
[08月02日]
佳联“声波如光 精准绽放”HOLOPLOT体验会,探索...
[07月30日]
打造悬崖上的“城市客厅” 古蔺国际建筑设计竞赛团队首次集结
[07月29日]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腾讯数字化技术全过程参与为全球首例
[07月24日]
甘肃三建:成本管控数字化再升级,成本测算与审核效率双提...
[07月24日]
十如——山水园林中的现代“智造” / RLP Asia
[07月23日]
RLP Asia奖项 | 11 SKIES捷报连连
[07月10日]
设计为价值而生:立邦中国的母公司立时集团成功举办202...
美术史论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中国建筑艺术网:首页
>
美术史论
>
中国美术史
第三节 明清之际的绘画
一、明末的吴派画家及董其昌 吴派自嘉靖以后成为最有势力的画派,出现很多画家。而至万历、崇祯年间吴派又复区别为松江(董其昌)、华亭(顾正谊、莫廷韩等)、云间(沈士充、陈继儒等)、苏松(赵左、蒋霭等)各派,吴梅村曾为明末吴派的名画家作画中九友歌。“画中九友”为董其昌、王时敏、王■、李流芳、杨文骢、程嘉燧、张学曾、卞文瑜、邵弥。而自王时敏、王■以后,由云间派中又分出娄东派。这些分支的画派主要的区别是在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诸前代画师的笔墨之间各有所偏好,因而在笔墨的运用上各人有所不同,互相区别为不同的派别,具体地说明了那一时期对于笔墨等形式因素的重视。 对于形式的因素的重视也是长期养成的。而最后作为有系统思想提出的是董其昌的&ldquo...
[详细+]
2010/07/19 10:42:2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第四节 清代花鸟画的发展
一、恽格以外的花鸟画家 恽格的花鸟画风格的明丽之得人喜爱,和他所描绘的花卉品类的丰富,使他开辟一个画派,并被认为是花鸟正宗。 直传恽氏衣钵的花鸟画家有马元驭和恽氏之甥张子畏、女恽冰等人。但马元驭作水墨居多,保持了恽格的笔墨活泼生动的特长。 和恽格的常州派并立的当时有王武一派和蒋廷锡一派。 王武,字勤中,号忘庵,长洲人。和恽格同时,年岁相若,继承明代陈淳、陆治以来传统的画法,钻研前人功力很深,写花鸟信笔渲染皆有生趣。王武的风格不如恽派的细腻柔美,但又有疏朗飘逸的风致。 蒋廷锡(公元一六九五——一七○二年),字扬孙,一号西谷,一号南沙,常熟人。是康熙年间以庄重的画风而有广泛影响的花鸟画家。...
[详细+]
2010/07/19 10:42:1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第五节 明清版画艺术及其历史发展的回顾
一、木版印刷的起源及早期的发展 中国古代发明的印刷术是中国对于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之一。版画艺术是雕版印刷的一个重要方面,曾以多种形式深深植根于人民生活,千余年来成为文化、美术的有力的普及工具。版画艺术包括书籍的插图(有说明作用的图解,特别是技术性的医药、地理等类书籍的插图,以及连环画式的插图和佛经引首扉画等),年画及其他节令风俗画,以及独幅的风俗画等。版画艺术的密切联系着人民生活及其需要的优良传统,可以从版画和雕版印刷的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得到说明。 雕版印刷技术在中国最早开始。象下面这样的历史材料都还是被态度慎重的历史学家所怀疑的:新疆曾出土一页残破纸片,上面有两行残缺不全的文字:“…官私…延昌三十四年甲寅&helli...
[详细+]
2010/07/19 10:41:5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第六节 故宫及明清时代的建筑艺术
一、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新发展 明清时期的建筑艺术,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上,又获得不少新的成就。现存众多的遗迹为研究考查此一时期的成就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明清两朝在元大都基础上,对都城北京进行大规模修建,北京宫殿成为古代建筑艺术之范例。明清时期手工业商业相当发展,特别是太湖区域及沿海地区城镇建筑也有较大发展。地区的特色日益显著。这一时期对外接触也日益频繁,建筑上各民族间风格技术的互相吸收与融合,中外之间的交流也推动了这一艺术领域的发展。 明代砖的生产量增大,并在建筑上大量使用。州城府县的城垣,甚至千余公里的长城,都用砖包砌。琉璃瓦生产的数量、质量、色彩、装饰也超越前代,建筑上的砖雕彩饰等亦日趋丰富,即使是朴素的民居也常在灰墙白壁及简朴的造型中...
[详细+]
2010/07/19 10:41:2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第七节 明清时代的雕塑艺术
明、清是我国历史上最后的两个封建王朝。雕塑艺术的制作活动,在空前丰厚的社会物质财富基础上和不断改进的工艺技术条件下,首先是适应封建统治阶级政治的、宗教的、精神的以及奢侈豪华生活等方面的需要,普遍地活跃起来。 明、清雕塑艺术中的陵墓雕刻与宗教雕塑,特别是在朝廷官府直接控制下所产生的作品,尽管规模大,材料贵重,制作精细,但大都缺乏创造性和生命力。只是一些小型的案头陈设雕塑和工艺品装饰雕刻,则有显著的发展,出现了生气勃勃的景象,代表着这一历史时期雕塑艺术的新成就。 在宫殿、府弟、庙宇及帝王、勋贵陵墓地面建筑的平面布局中占有特定地位和具有特殊作用的大型圆雕,是明、清时期雕塑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这类作品在全国各地的遗存是难以计数的,而以北京及其附近的遗存最为集中。这类雕刻在各地表现...
[详细+]
2010/07/19 10:40:5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第八节 明清时代的工艺美术
明清时代工艺美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相当突出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商业的繁荣,都直接影响和推进着工艺美术的发展。 明清皇家对工艺美术的制作设立了专门机构,明代有内廷作坊,清代设造办处,在南京苏州杭州等地还没有织造衙门,聚集了不少能工巧匠,在制作上不计成本,务求精美,大量生产宫廷和官府需要的高级豪华工艺品。具有相当规模的私人手工业工厂和作坊也大量涌现,明代时景德镇瓷窑约三千座,其中民窑占多数。清乾隆时南京的织机多达三万台,工艺品产量不断增加,行销于国内外。为了竞争,在品种上更是“巧变百出,花色日新”。 明清工艺美术中相当数量的产品是适应皇室贵族和富有者的需要生产的。如:景德镇御窑生产的瓷器,明果园厂内廷作坊制作的雕漆、华丽的掐丝珐琅,江宁苏杭...
[详细+]
2010/07/19 10:40:3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第九节 小 结
明清五百年间的美术有很大发展,取得了丰富而卓越的成就。 建筑艺术方面。北京城及其内外所有宫殿、坛庙、城垣、市区、园林的设计、建造,继承并发扬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使封建的政治、军事、宗教、起居、游赏等实用目的与丰富多采的艺术形式取得了高度完美的统一,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惊人智慧与伟大创造力。用砖石重修的万里长城,成为我们伟大中华各族人民团结御侮的巨大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象征,被认为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全国各地的住宅建筑,因地理、气候、材料、风俗习惯的不同,创造了多种多样的风格。江南地区的园林建筑,尤具民族特色。 工艺美术中的染织、刺绣工艺,技艺有很大的提高,北京、苏州、杭州、长沙、成都等地,锦绣生产规模尤大,技艺尤精,形成不同的艺术流派,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详细+]
2010/07/19 10:40:1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是走向何处——后现代主义与当代绘画(上)
根据所能查阅的资料,最早使用“后现代”一词的是西医作家德·奥尼斯(De Onis ),1934年,他在《西医和西医语美洲诗选》一书中,用“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o)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动。随后,1938年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也使用了“后现代”一词,用以描述1875年以来的历史轮回。1942年,达德莱·费兹(D.Fitts)在《当代拉美诗选》中再次使用“后现代主义”一词。到了50年代,“后现代主义”一词在西方出现的频率增多,如抒情诗人和散文家查尔斯·奥尔森在其文章中经常使用这个词,但未作明确的界定。进入60...
[详细+]
2010/07/02 16:19:4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是走向何处——后现代主义与当代绘画(下)
五、观念艺术——后现代探索 如果说,波普艺术是后现代美术的征兆,那么,观念艺术就进入了后现代主义的征和。当然,更应该看到,波普艺术和观念艺术是联结在一起的,它们并不能截然分开。 所谓观念艺术,亦称概念艺术,是一种主要强调思想、观念的艺术。在西方,观念艺术还有别的名称,如理想或思想艺术、思考艺术、形而上艺术、实体以外的艺术,还因为这种艺术特别强调行为和事物的过程与状态,又常常被称作状态艺术。关于观念艺术的兴起过程,美国的H·H·阿纳森、英国的N·斯坦戈斯、罗伯塔·史密斯等学者都作了分析。我国学者邵大箴也作了系统的研究。他认为波普艺术是观念艺术较近的源头。50年代波普艺术的兴起,标志着达达思潮在新...
[详细+]
2010/07/02 16:18:4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拨乱返正,拉开中国美术大繁荣的序幕
“文革”后美术界的复苏,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艺界开始全面拨乱返正之后开始的。 一.老一辈艺术家枯木逢春,焕发活力 美术界头号“右派”江丰复出,重新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继而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与此同时,莫朴也放下扫厕所的扫把,重返浙江美术学院领导岗位。老画家彦涵、高庄、冯法祀、王雪涛、叶恭绰、李宗津、李滨声、廖冰兄、王流秋、郑野夫、刘海粟、俞云阶、张怀江、丁聪等均曾被打为“右派”而平反,卸去了精神枷锁。一大批老艺术家相继复出,意味着美术体制已经回归到有序发展状态。而《美术研究》复刊、《美术》改刊、《世界美术》和《新美术》创刊,均表明美术体制已经开始恢复正常运行。 ...
[详细+]
2010/05/18 14:54:3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上一页
1
...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艺术活动
>
既要笔墨 又要现代
开始:
2025/03/21
结束:
2025/04/20
省市:
上海
场馆:
上海海派艺术馆
戴平均油画展
开始:
2025/03/15
结束:
2025/05/05
省市:
广东
场馆:
思联艺术园
乙巳墨象
开始:
2025/05/10
结束:
2025/05/15
省市:
北京
场馆:
北京观复美术院
新闻热点
+
more
往来千载一悲鸿
徐悲鸿作为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枢纽人物,其艺术实践始终贯穿着“致广大而尽精微”...
青砖灰瓦岁月长——浅析北京胡同题材美术创作
亚克力家具设计:唐风宋韵新时尚
《苏园六纪》:邂逅园林风雅
从“吃透一家”说起
《春华秋实》:斑斓色彩描绘炽热生活
春和景明 燕归花醒
“印信廉”金石书画廉洁文化主题展在杭展出
最新专题
+
more
红心伟业
红心伟业:由华夏少奇(北京)文化发展中心组织实施,主要宗旨:传承红色资源,发展诗词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主要职能:组织引导全国红色研学及中小学研学旅行,在革命根据地、纪念地、伟人故里等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和红色旅游教育体验;创作红色影视作品;传播红色歌曲等。
张大千
张大千简介(1899-1983)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小名季,又名季爰。号大千、大千居士,以号行。画室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 张 大千 在现代艺坛上,张大千大概是成就最高的国画家了。他精山水、工人物、善花草,还能书会銮,我不知能出其右者谁?比起会画来,张大千...
合作联系
邮箱:
fuwu@meishujia.cn
Q Q:
529512899
电话: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艺术收藏网
中国文化促进会
菏泽市美术家协会
菏泽书法艺术研究会
曹州艺术网
邮箱:
fuwu@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JIANZHUJIA.NET
,All right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