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最大的建筑艺术门户网站
资讯
新闻
展讯
专题
评论
访谈
趣闻
服务
名家
企业
协会
建站
论坛
互动
欣赏
商业建筑
文化建筑
教育建筑
古建文化
园林建筑
别 墅
知识
史论
理论
视频
技法
鉴赏
保养
#
#
#
推荐新闻
[10月28日]
美狮美高梅御狮别墅荣膺两项国际室内设计大奖
[10月28日]
百草传世一卷生光 《剑网3》年度资料片“北天药宗”震撼公测
[10月28日]
山水比德中标深圳碧道建设工程设计,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10月27日]
科勒携手合作Daniel Arsham 以创新技术结合...
[10月26日]
浮生艺术馆『谦和建造』李保峰建筑工作室作品展开幕
[10月26日]
ASLA奖揭晓,怡境设计凭独特生态景观设计获研究类荣誉奖!
[10月25日]
公园城市·定安桥社区综合体策划运营征集!
[10月25日]
筑梦世界石雕之都,擘画雕艺无限未来
[10月25日]
2021第三届建筑供应链大会在昆山举办
[10月22日]
中国建筑业职业技能提升平台上线
美术史论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中国建筑艺术网:首页
>
美术史论
>
艺术研究
从美学角度看“伟大的心灵”
李健夫 从美学角度看“伟大的心灵” 潘天波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2) 摘 要:本文试图从朗吉努斯“伟大的心灵”论入手,用美学视角剖析“伟大的心灵”在古希腊罗马民主政治社会时期的形成、运动和跃迁,从而在“伟大的心灵”的阐释中把这一崇高的主体精神实体有意识完满建构的美学意义引向主体塑造意义、审美创造意义和民主政治社会意义。以期为我们发掘古希腊罗马这部美学打开一条通道,为建构现代美学接通一根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人本思想和人性文化的主血脉。 关键词: 伟大心灵;审美意识;美学意义 综观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的美学观到古...
[详细+]
2009/08/24 17:02:0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傅守祥:欢乐之诱与悲剧之思
——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之维刍议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在具有神性情结的人看来,花草中隐含了“神”(譬如上帝、佛陀、真主、湿婆等神灵)的灵光;而在世俗常人看来,花的魅力首先来自它的鲜艳、芬芳、姿态以及由这色、香、形勾起的人们当下的感官欲望与现实想像,然后才可能推及到历代积淀的美丽传说和风闻逸趣。常人的耳目所及、感官所触和生存境遇是他们的文化之根,玄远的沉思或神秘的体悟往往是与他们不沾边的,即便有所思也越不出随物感兴、触景伤情之类。因此,文化艺术的胚胎往往孕育于生活中的日常实用——譬如鲁迅先生提及的音乐的“杭哟”派,而诞生于专业性的祭神、颂神中的祭祀仪式—&m...
[详细+]
2009/08/24 17:01:3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潘天波:论审美意识语言的对话机制
摘 要 本文主要考察审美意识语言作为潜语言的言语特点、审美意识语言内部系统意识族之间的对话规则和审美意识语言对话所采用的修辞格。以期有利于我们认识审美意识的组织系统的对话形式和对话法则的事实。 关键词 审美意识语言;对话机制;修辞格 人类语言至少可以分为潜语言和显语言两类。早在1919年法国巴黎出版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索绪尔就区分了语言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并提出了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认为内部语言学所研究的是语言的组织和语言的系统。可惜,后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其实,这里的内部语言就是审美意识语言,本文拟就考察审美意识语言作为潜语言的言语特点、潜语言的内部系统意识族之间的对话规则和审美意识语言对话里的修辞格。以期有利于我们认识审美意识的组织系统的对话形式和对话法则的事实。 ...
[详细+]
2009/08/24 17:00:4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论审美意识语言的对话机制-潘天波
摘 要 本文主要考察审美意识语言作为潜语言的言语特点、审美意识语言内部系统意识族之间的对话规则和审美意识语言对话所采用的修辞格。以期有利于我们认识审美意识的组织系统的对话形式和对话法则的事实。 关键词 审美意识语言;对话机制;修辞格 人类语言至少可以分为潜语言和显语言两类。早在1919年法国巴黎出版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索绪尔就区分了语言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并提出了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认为内部语言学所研究的是语言的组织和语言的系统。可惜,后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其实,这里的内部语言就是审美意识语言,本文拟就考察审美意识语言作为潜语言的言语特点、潜语言的内部系统意识族之间的对话规则和审美意识语言对话里的修辞格。以期有利于我们认识审美意识的组织系统的对话形式和对话法则的事实。 ...
[详细+]
2009/08/24 16:59:4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西审美文化价值取向比较
一 无可置疑,西方的审美价值观及其他社会价值观,近代以来,随着其军事的强大和扩张,都市文明的渗透,工业科技及资讯一体化的强烈冲击,正演变成一种全球性的普遍标准,事实上它已经作为世界各民族衡量自身审美文化的“坐标体系”。西方审美文化的强力介入,使得中国美学理论家、艺术家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中西审美文化的比较,并常常围绕这一“坐标体系”,对中国自身的审美文化进行反思。 每个民族、国家的审美文化艺术都是其主体审美价值观的物化,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事实上也就是不同的审美文化价值观之间的磨合、碰撞过程。然而在中国与西方的审美价值观交融过程中,我们看到一种文化的隔膜长时间横亘其中,这说明中西方审美文化,从价值观的角度考量,二者完全是一种异质文化。这...
[详细+]
2009/08/24 16:59:2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审美时尚范畴论
作者:徐放鸣/杨森 【内容提要】审美时尚是一种给追随者以情感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满足并具有价值判断和审美导向 的时尚。它具有创新与摹仿、领潮与赶潮、同化与分化、内隐与外显、尚美与自由的特 征。审美时尚的范畴系统呈线性状循环发展,即:时兴—时髦—时尚—时宜—时俗。研 究审美时尚范畴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指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时尚观。 【关键词】时尚/审美时尚/范畴/内涵/特征/系统 审美时尚是在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全球性时代背景下以及美学研 究转向审美文化研究、对文学的探讨转向对文化的关注的学术环境中产生的一个当下性 范畴。全球一体化的文化背景使“时尚”这个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不再受限于时...
[详细+]
2009/08/24 16:58:5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提升中国传统艺术的阐释深度
叶朗 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等领域,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昆曲列为“口述的非物质的人文遗产”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这些传统艺术是本土文化的结晶,是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精神内涵深刻,需要我们去研究、发掘、弘扬。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艺术缺乏充分的理论研究和理论说明。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中国的音乐、舞蹈、绘画是有道理的,问题是我们说不大出来,因为没有多研究。”这种状况,在50年后的今天还没有得到根本的...
[详细+]
2009/08/24 16:56:1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摆脱悲剧统治的束缚
——我所认识的现状及出路初论 李易 通过对西方文学史的简单浏览,有一个印象就可以特别清楚的显现出来,它抹去了大量的个别作品上不同标签之差异,以整体的力量宣布自己的强大。这个印象就是对于文学史中悲剧统治的印象。这个统治如此强大,以致于让人几乎找不到不受它挟制的文学作品,除去个别的边缘成分以外。而且越是文学繁荣的时代这种印象也就越是强烈,这使得文学的繁荣几乎仅仅成了悲剧的繁荣的代名词。从古希腊罗马,到文艺复兴,再到现代文学的各个流派,一以贯之的一个传统就是:只有悲剧作品才可能被认为是优秀的、伟大的、深刻的、好的;只有悲剧作品才可能被认为有权利在神圣的文学殿堂里占据一席之地;只有悲剧作品的作者才可能被认为是有良知的作者;只有悲剧作者才可能被冠以伟大作者的...
[详细+]
2009/08/24 16:54:5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在阐释中理解现实丑与艺术美的审美关系
潘天波 提 要 本文试图从艺术美对现实丑的接纳和消解入手,阐释“化丑为美”的审美机制,从而推演出现实丑同艺术美的单向转化以及彼此互溶、相对互生凸现出来的独特审美关系。 关键词 现实丑 艺术美 接纳和消解 审美关系 现象界的美丑间关系是相对的,早在庄子《齐物论》中就说过:“厉与西施,道通为一”。而且现象界的美丑是可以转化的,“贵珠出于贱蚌,美玉出于丑璞。”○2那么现实丑与艺术美之间的关系如何?我们从亚里士多德《诗学》中“喜剧的模仿对象是比一般人较差的人物”○3的这句话不难看出:现实丑可以进入艺术里,能被艺术美接纳;莱辛在《拉奥孔》中也提出“丑可以入诗&rdqu...
[详细+]
2009/08/24 16:53:1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弘扬和培育民族审美精神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先进文化建设笔谈)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当代语境中,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程。在这一伟大历程中,如何对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策略性问题,而是一个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得失、关系到能否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性问题。对此,****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做出了富有远见的理论阐释和战略部署。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站在这一理论认识高度...
[详细+]
2009/08/24 16:52:4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上一页
1
...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下一页
艺术活动
>
无限
开始:
2025/08/08
结束:
2025/10/11
省市:
北京
场馆:
德国波恩当代艺术馆(北京分馆)
鉴古识今
开始:
2025/08/30
结束:
2026/01/14
省市:
香港
场馆:
香港艺术馆
北山瑰宝
开始:
2025/09/23
结束:
2025/12/28
省市:
香港
场馆: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
新闻热点
+
more
雄奇山水跃然纸上!逾百件川渝名家书画精品邀你来打卡
展览现场 王琦美术博物馆供图 挥毫泼墨间,巴山蜀水的雄奇壮美跃然纸上;刚健笔锋下,...
黄山主题版画作品巡展”在深圳掀起黄山文化潮
“中国油画名家笔下的沂蒙山”在山东美术馆开幕
“五色炫曜——沈益群当代工笔艺术展”将在福州开展
“隐现的风景&默然的征象——李荣国、陈光龙双个展”将在南京开幕
“古韵今辉——中国当代美术名家经典作品展”在京开展
李彬 | 从江淮大地到雪域高原的书法人生
让一切记忆中的美好都可以以另一种方式保留在画面中
最新专题
+
more
红心伟业
红心伟业:由华夏少奇(北京)文化发展中心组织实施,主要宗旨:传承红色资源,发展诗词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主要职能:组织引导全国红色研学及中小学研学旅行,在革命根据地、纪念地、伟人故里等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和红色旅游教育体验;创作红色影视作品;传播红色歌曲等。
张大千
张大千简介(1899-1983)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小名季,又名季爰。号大千、大千居士,以号行。画室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 张 大千 在现代艺坛上,张大千大概是成就最高的国画家了。他精山水、工人物、善花草,还能书会銮,我不知能出其右者谁?比起会画来,张大千...
合作联系
邮箱:
fuwu@meishujia.cn
Q Q:
529512899
电话: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艺术收藏网
中国文化促进会
菏泽市美术家协会
菏泽书法艺术研究会
曹州艺术网
邮箱:
fuwu@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JIANZHUJIA.NET
,All right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