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上海市书协名誉主席周志高去世 他见证了中国书法半个世纪的变迁

        作者:报艺2025-08-23 08:48:59 来源:美术报

          周志高 上野三碑名天下,首展申城跃中华。一衣带水交流久,书艺盛开友谊花。

          2025年8月18日22时30分,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第三、五、六届理事,上海市书协名誉主席周志高先生于上海曙光医院去世。

          周志高(1945.1.30-2025.8.18),笔名季高、辛默、诚公等,别署兴墨楼,江苏兴化人,书法家。1977年创办上海《书法》杂志并任执行主编,曾任《中国书法》杂志主编,中国书协编辑出版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中国书法院院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被誉为“中国当代书法复兴奠基人”之一。

          他曾在采访中表示,对自己在书法创作上,有三句话:一个“标准”,二个“结合”,三个“不要忘记”:

          一个“标准”:雅俗共赏。“雅”不会有人反对,但曲高和寡,不能关门自吹自擂,要虚心听取各方意见。“俗”是通俗,含大众能接受、能喜欢之意,不是“庸俗”,更不是“恶俗”。既雅又俗,这是完美价值观的取向,难度大、标准高,当努力开拓,不断进取。一生追求也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境界。梅兰芳、齐白石等大师级的人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个“结合”:碑帖结合、南北结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人及其文艺、建筑等都反映出雄强、厚实、浑朴的气息、格调和精神;而南方呢,相反是清秀、精巧、灵动。二者相互取长补短,不能偏,当然,以一方为主,不是对等。为求灵动而失之轻浮或为求老辣而失之粗野都是不可取的。

          三个“不要忘记”:不要忘记民族特色,不要忘记时代特征,不要忘记个人特点。这是书法艺术的时空观,三者之间比例如何,“各有灵苗各自探”,可根据自己的才、学、识和性情而定,要追求“真气、真意、真趣”!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2(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