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少其 白云山 67×45cm 纸本设色 1988年 赖少其家属藏
山水有情,丹青载道。8月19日,“纪念赖少其诞辰110周年:造化为我——赖少其与现代山水画创作研究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正式开幕。恰逢赖少其诞辰110周年,本次专题展览围绕赖少其山水画创作中四个重要阶段展开,精选131件(实物166件)作品,涵盖从明末清初到当代53位艺术家的创作。
赖少其(1915—2000年),广东普宁人。1932年考入广州市立美术学校西洋画系。1934年参加“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成为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重要成员。抗战时期投身抗日宣传工作。1939年参加新四军。1949年后,先后在南京、上海、安徽等地文化战线上担任领导职务。1986年离休定居广州,专心书画创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其艺术历程是20世纪中国艺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缩影。他年轻时受现代主义影响,中年潜心研习传统书画,晚年锐意变法,主动扬弃成熟风格,探索更自由的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嬗变,既体现他对传统艺术的理性认识与创造性转化,也彰显其对多元艺术兼容并蓄的开放胸怀。赖少其对艺术本体的持续思考,是其艺术探索的深层动力,更为中国艺术走向现代、对话世界提供可行途径。
展览梳理其艺术风格的演变脉络,同时以赖少其为切入点,探究同类现代画家,如何立足传统根基,大胆吸收外来艺术养分,推动中国画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期望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带来启示。
此次特邀多位青年艺术家以“山水”为母题,借装置、创意工艺等多元形式开拓“山水”新形态,将传统山水意境与现代艺术形式相融合,展现年轻一代的艺术探索与思考。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蓝在发言中回顾赖少其的艺术人生,她表示,赖少其秉持“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胸襟,践行“笔墨当随时代”的信念,其作品兼容并蓄,彰显了厚重的时代品格。赖少其终其一生的艺术实践让人们看到:真正的艺术,从不会被肉体的局限所困,只会在精神的执着中愈发璀璨。她期许广东美术同仁从赖少其笔墨中汲取力量,在传承中创新,于开放中守正,续写岭南艺术“敢为天下先”的新篇章。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