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走进“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系列展”

        作者:厉亦平 沈秋妍 实习生 乔钰萱2025-08-16 08:22:42 来源:美术报

          “山水行动:新媒体影像装置艺术展”

          8月12日,“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系列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本次系列展包含“山水行动:新媒体影像装置艺术展”“大地之歌·2025美丽中国纪事”“壁路薪传:中国美术学院敦煌艺术藏品及文献研究展”三大主题展览。

          “山水行动”用影像重释自然,“美丽中国”以实践书写建设,“壁路薪传”借文脉启迪未来,这些项艺术行动从媒介创新、社会行动、文明传承的不同维度,共同呈现了扎根大地、体悟自然、创造有为之学的气象。

          游目玄览 山水行动

          三次落水的“趣事”记忆犹新

          “山水行动:新媒体影像装置艺术展”总策划、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艺术家高世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道:“在拍摄‘云山六章’的时候,我站在东极岛的礁石上跟摄影师沟通拍摄,结果后面一个浪过来,把我拍到海里了,还好我会游泳,把手机先拿了上来,我又回去捞眼镜,眼镜是捡回来了,手机也报废了。”

          “六七年前冬天,在衢州的山谷里,我架着三脚架过溪,脚一滑掉了进去,天气冷但任务重,来不及换衣服,真的是用体温烘干的衣服,晚上又冷又困,我干了两瓶红牛唱着歌开车回了杭州。”

          “这次拍摄两山理论的视频又去到了一个湖泊,我想过去把垃圾捡起来,扑通一声掉下去了,很幸运的是人没事,于是干脆游着泳把垃圾全捡干净了,最后拍摄了一条完美的镜头。”

          在践行“山水行动”拍摄计划时,高世强曾经三次落水,事后他却称之为“趣事”,他把自己的身心真正投入山水之中,才能理解并向大众传达这份山水之情。

          在河南云台山时,高世强一行人遇到了拍摄的第一个问题:“我们眼睛看到的山是如此高大,但在相机里看却‘失真’了,我们感到很奇怪,相机不是所见即所得吗?后来看了宋画才知道‘真实’是把现场体验感画出来,这才叫做天人合一。”

          “按照西方焦点透视的世界观就会产生对象化的认识论,而我们不是观察的对象,人类自己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伤害了大自然相当于伤害了我们身体和肌理的一部分。”高世强说:“尤其是在中医理论中,讲到‘内在的小宇宙跟外在大宇宙的协调和打通’,在这样的世界观背景下,才能够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样一种具有中国文化意义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据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介绍,“山水行动”计划是中国美术学院于2016年发起的一个长期创作、研究的影像计划,其目的是将中国人的山水经验及其背后的世界观,活化在当代,分享给世界。“山水”之于当代,不但是一种独特的美学与感知之学,还是一种超越末世论和弥赛亚主义的“大地政治”,一种对分裂的世界观进行重新整合的“宇宙技术”。

          本次展览以“山水宣言”作为序章,在“诗性共通的语料”“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以有情观无情”三个篇章中依次展开,观众在数十件空间影像装置的引导下走入山水的迷宫,游目骋怀,实现了“人与山川共高低”。

          千年青绿 以艺传薪

          从“山水行动”走向“美丽中国”

          2021年,在时任院长高世名的亲自谋划推动下,中国美术学院成立“美丽中国研究院”,就是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回应时代命题,将山水精神转化为建设动能,为美丽中国建设奉献艺术的能量。

          美丽中国研究院梁宇老师、汪莎老师策划的“大地之歌·2025美丽中国纪事”展览,以矩阵式呈现2025年的百余个“美丽中国艺术实践案例”,展示了来自艺术界的行动路径与工作界面,构成了遍布中国大地的艺术实践体系,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文化艺术赋能社会发展的崭新图景。

          从当代实践的壮阔图景回望历史长河,我们发现“绿水青山”的美学基因早已深植文明根系——正如敦煌壁画中飞天的祥云、经变化的山水,都在诉说中华文明对天人和谐的千年求索。

          作为文旅部2024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提名项目,赵怡老师策划的“壁路薪传:中国美术学院敦煌艺术藏品及文献研究展”聚焦于中国美术学院师生多年来在敦煌艺术传承与发展上的不懈探索。

          展览根据时间脉络,分为“砥砺行”“薪火传”“满庭芳”三个部分,以多年来学校师生校友与敦煌艺术的传承发展为主题,充分发挥学校藏品及文献积累传统的优势,利用留校作品、档案文件、教学笔记等资源,共展出作品103件,文献90余件,凸显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代表的现当代高等美术教育机构对敦煌艺术的保护、研究和传承故实,阐释现代美术教育中中国传统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多样路径,彰显文化自信。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2(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