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 主办方供图
6月9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与北京王式廓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丈量大地——王式廓吴咸奖学金回顾展”在中央美术学院开幕。展览通过开幕式、成果展、专题座谈等形式,系统地呈现了“王式廓吴咸奖学金”15年来的公益实践与育人成果,向杰出艺术家、美术教育家王式廓致以深切的敬意。
王式廓(1911—1973)是中国现实主义绘画的巨匠,更是用艺术丈量大地的先行者。作为中央美术学院建院元老,他的《血衣》系列作品以史诗般的笔触刻画社会现实,开创了新中国主题性创作的典范,成为时代精神的视觉符号。在教育领域,他秉持“艺术为人民”的理念,培养出大批艺术栋梁,其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教学思想,如同一座不朽丰碑,影响了几代中国美术人。
王式廓用一生践行着艺术为时代、为人民的使命,而这份赤诚在“王式廓吴咸奖学金”中得以延续——从2011年王式廓的夫人吴咸创设奖学金至今,基金会始终以王示廓的精神为灯塔,引领青年学子在全球视野与本土实践中寻找艺术的根脉。
2011年,吴咸以王式廓百年诞辰为契,创设“王式廓奖学金”(后更名为“王式廓吴咸奖学金”),旨在资助中央美术学院优秀在读研究生赴国外开展艺术考察研究,将王式廓的这份殷殷赤诚化作跨越时空的艺术传承。
2011年至2019年,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的首个研究型奖学金,“王式廓奖学金”项目以“海外研修”为核心,鼓励青年学子突破创作惯性,在考察中淬炼独立思考能力,在实证中锻造学术方法论。截至2020年,奖学金出资147.6万元资助55名学生赴世界各地考察,开创了艺术领域学生进行海外研修的先河。
2022年至2024年,面对新时代文艺发展需求,项目转向“向内深耕”——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为承继王式廓的艺术文脉,重新起航的“王式廓吴咸奖学金”更加聚焦于学术潜力的培育,借由项目的扎实落地,推动硕士、博士研究生实现从“技艺学习者”到“问题研究者”的蜕变,搭建起学术成果向社会价值转化的通道,共计出资55万元资助,由76位优秀研究生组成的42支考察团队,于每年暑假奔赴全国各地乡村地区,开展考察创作与学术调研。
此次展览以时间为轴,立体呈现奖学金项目的发展脉络,回溯15年间获奖学生前往国内外实践考察的成果。展览重点聚焦于2022年至2024年间的研究生国内乡村驻留项目,以文献、绘画、雕塑与装置等作品为经纬,呈现关于探索、成长与传承的过程。展览展现了北京王式廓艺术基金会对央美学子在专业实践上的大力支持,由此映照出王式廓的赤子情怀与清晰可见的艺术学子成长印记,全面呈现央美学子关注实际民生、用脚步丈量大地的艺术之旅。
展览现场,观众可以看到众多精彩的作品。这些作品涵盖了油画、雕塑、装置、影像等艺术形式,它们是获奖学生在汲取了国际艺术前沿理念与多元文化养分后,结合自身对艺术和生活的独特理解创作出来的。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创作者的思考与情感,展现了他们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与蜕变。同时,展览还通过文献展示、视频记录等方式,详细介绍了奖学金的设立背景、评选标准、历年获奖学生名单以及他们的考察研究经历等内容,让观众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王式廓吴咸奖学金”的发展脉络和重要意义。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晓琳表示,奖学金不仅是对王式廓教育理念的传承,更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支点:“它打破了传统艺术教育的封闭性,让学生在跨文化对话与本土实践中拓展创作边界,将个人艺术追求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王式廓基金会理事王行最强调基金会的初心:“我们希望通过奖学金让青年学子在世界艺术长廊与中国乡村的广袤土地上‘丈量艺术边界’,让作品真正扎根现实土壤,实现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向转化。”
本次展览不仅是对“王式廓吴咸奖学金”15年历程的总结,更是一次对艺术教育公益模式的深度探索。正如展览序言所言:“当艺术的笔触触及大地的肌理,当青年的脚步丈量时代的维度,王式廓先生的精神便在传承中获得了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