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最大的建筑艺术门户网站
资讯
新闻
展讯
专题
评论
访谈
趣闻
服务
名家
企业
协会
建站
论坛
互动
欣赏
商业建筑
文化建筑
教育建筑
古建文化
园林建筑
别 墅
知识
史论
理论
视频
技法
鉴赏
保养
#
#
#
推荐新闻
[10月22日]
地理信息行业需要「大疆」
[10月22日]
「蔚蓝卡地亚中心」入围两项2020 THE PLAN意...
[10月22日]
波尔多左岸玛歌产区头等苑三级名庄肯德布朗酒庄 开启生态...
[10月22日]
城市空间遇上青年时尚,转型成功之后的太平鸟如何持续创新
[10月21日]
太古地产呈献英国艺术装置杰作“请就座”中国首展
[10月20日]
大疆将携两款全新测绘负载首次线下亮相
[10月19日]
瀚华设计宣布品牌升级,发布全新logo及品牌新理念
[10月17日]
苏中建设同秦少秋引领的君道住工受邀前往河北天正地产交流考察
[10月16日]
走进金陵,共话未来智能楼宇转型升级
[10月16日]
建发房产物业“礼呈”服务,构筑新中式邻里美好生活
名人访谈
全部
人物访谈
事件访谈
艺术研讨会
中国建筑艺术网:首页
>
名人访谈
当代艺术的价值基础——查常平对话鲁明军
时间:2009年7月12日下午 地点:查常平工作室 整理:薛霜雨 查(查常平):我们今天在一起讨论当代艺术的价值基础。这几年艺术界不少批评家纷纷出版个人文集,作为专业杂志《批评家》也诞生了。通过对自己批评路径的反思,批评家开始反省当代艺术的根基究竟在哪里? 当代艺术的特征:往回看 鲁(鲁明军):査老师,首先我想还是先请您谈一谈这三十年来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给我们贡献了什么?或者说,它留给了我们什么? 查:好的。我从1997年开始从事批评,阅读过此前发表的大量评论文章。当时,我就想编一套当代艺术批评文献的书,分观念艺术(含行为、装置、影像、女性艺术等)、油画、雕塑、实验水墨以及批评理论各卷,由于同广西美术出...
[详细+]
2010/07/07 14:46:5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访金石书画家李立老先生
长沙西园北里幽长曲折的小巷内,有一幢二层高的普通小楼,陈砖旧瓦,窄梯低檐。然沿梯而上,门楣上“石屋”二字很快便给人以一种别样的意趣。 闻有访客至,正伏案而书的一位老者应声抬首。李立,这位以精湛的金石篆刻艺术而闻名东南亚的老艺术家果然如传闻一般平易近人,热情地招呼笔者坐下。 壁上,李老与艺术大师齐白石的一张合影吸引了笔者的注意。“自从大师仙去后,我每日便是在这张照片前寄托自己的追思之情。”年届八旬却依然耳聪目明的李老说。 李立外祖父家是湖南湘潭有名的书香门第,他从小便显现出不俗的艺术天赋,束冠之年即自制“石庵印章”一册,艺惊乡邻。家人将其作品寄给远在北京的白石老人,没想到当...
[详细+]
2010/07/07 14:32:1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对中国女人心性的阐释——喻红专访
新视觉:喻红老师,您好。现在,您已经是很有声誉的女性艺术家。能对您开始从事油画艺术创作到现在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期吗? 喻红: 1988年毕业,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了自己的艺术创作道路,那时候画了很多我的同学、朋友,画他们那个年龄时代青春的焦虑和处境。这样的作品画了大约有四五年的时间,从1988年到1993年。这应该是最早的阶段。“目击成长”这个主题是从1999年开始创作的,这个主题创作了三年的时间,从1999年到2002年,同时这个主题还做了几个比较大的巡回展览。这是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她》系列。这个系列我主要表现的是女性题,画了很多不同身份的女性的处境。从2007年开始,自己开始创作与古代传统经典有关的作品,今年在广东的展览也是对这段时期创作成果的一个呈现。 ...
[详细+]
2010/07/07 11:44:4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当代的美术馆 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专访
记者:请您谈一下“景观•静观:中国当代摄影专题展”的情况。 王璜生:“景观”可以说是一个具有社会学内容的表述方式,探讨经济、政治、社会结构等所共同构成的一种呈现或者叫景观的呈现。摄影也是能够直接去表达关注这样一些社会呈现,它也变成了一种内心的梳理。这种摄影的出现,因为它的关注和出发点是代表观念家的立场,去关注和去选择的。包括它的成像方式,排列方式、制作方式等等都是有一种艺术家的观念在里面。但同时它又兼具着一个在国际上、中国非常受重视的纪实摄影的特质。那么纪实摄影是比较关注社会现实的,直面于社会现实的。它有两个方面:它以观念为依托、为出发点,作为成像的方式,有一种去揭露社会、关注社会的一种功能,这是我们在做这个展览的出发点。而且这种类型的摄...
[详细+]
2010/07/07 11:40:0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个人经验的春城阳光——纪念“85美术新潮”20周年,与毛旭辉的对话
刘礼宾:“85美术新潮” 变成了历史,现在变成了回忆的对象,已经过去了20年,作为亲历者,怎么看那段历史? 毛旭辉:前段时间遇到吕澎,他说正在中国美院教书,他发现学生对于“新时期”以来的文化很不熟悉,对于“85美术新潮”也不了解,这是令他非常吃惊的一种现象。今天这个社会“消失”的太快,新东西进来了很多,进来得很快。空间好像是有限的,新东西很快把旧东西挤掉了,把历史也给挤掉了,这是很不平衡的一种现象。 刘:除此之外,对于“85美术新潮”还有一件简单化的评价,认为已经是“昨日黄花”,成就不高。我在采访参与者的过程中,也听到了各种说法,...
[详细+]
2010/07/07 11:37:4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抒写生命与神韵的情怀——与周韶华对话
时间:2007年元旦 地点:周韶华寓所 采访人:刘宇 采访背景:2007年1月12日,周韶华《77抒怀》画展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这位著名画家于2006年底刚在北京主办的《荆楚狂歌》画展,节奏频率之快,令人叹为观止。 刘宇(以下简称刘):我于去年11月份在北京参观过您的《荆楚狂歌》画展,它作为湖北文化周的重要内容,在当地引起轰动,在不到二个月时间您又在武汉主办大型画展,是什么力量使您有如此大的创造力。 周韶华:我去年77岁,俗话说“七上八下”,本命正巧碰上两个七字,不知是神使鬼差,还是有别的原因,便“上,上”!一年中完成了两个画展。我也说不清楚,怎么这样来神! ...
[详细+]
2010/07/07 10:37:2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立辰
在当今画坛享有盛名的张立辰先生是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如同自己画风的姿肆雄浑、气格高迈,张立辰的性格也直率、豪爽。在一个中秋节的下午,我上门请画家回忆下放向阳湖的经历,并顺便阐述生活与艺术的关系,他欣然答应,首先很干脆地概括了两句话:“干校三年,因祸得福。” 张立辰出生于1939年,26岁时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师从艺术大师潘天寿,专攻大写意花鸟画。1970年5月,他所在的人民美术出版社集体奔赴咸宁干校。与大多数同事有所不同,张立辰是被押送着抵达二十五连的。原来在1969年岁末,他突然被工军宣队以“炮打江青”的罪名秘密关押,遭到严刑拷打,但他血气方刚,拒不“认罪”,因而直到下干校,&ld...
[详细+]
2010/07/07 10:09:4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21世纪中国画的发展与走向——张立辰访谈
采访人:王勇 王勇:现在中国画的发展非常普及而且形式多样,您对中国画的这种发展现状是如何认识呢? 张立辰:中国画的繁荣与发展不全然体现在普及与多样化方面,普及应是提高指导下的,要有深度。 现在有些所谓的普及,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中国画的精英品质的误解和伤害。社会上很多人认为中国画为“墨戏”,把中国画当作一种游戏。其实古人讲“游于艺”是指艺术家的内在精神和艺术创作的状态,不是指艺术本身仅是玩玩而已。也有人认为中国画是技术,是绝招,国画表演成为时尚。还有人用中国画去简单的再现和临摹自然等等,这些认识都是不正确的,而且对中国画而言非常有害。 王:您是如何理解中国画的本质呢? 张:中国...
[详细+]
2010/07/07 10:07:5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生命与艺术的和谐交响——记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著名画家卢禹舜
文雅、内含,这是中国古典哲学、东方传统精神的最为基本的审美理想与行动准则,它是对文化的要求,更是对人的要求。所以,古之贤者大多温文尔雅,不激不厉,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卢禹舜生活在现在,并且精神中饱含中当代人的进取与开拓,但他身上却散发着古典的气质,儒雅、沉静、内含。或许,正是因为有了此种气质,他的精神与他的艺术才不断地超越,从一个高度走向另一个高度。 16岁开始学画,22岁作品参加全国美展(第六届)引起强烈关注,26岁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9岁破格晋升为教授,31岁担任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的副院长,34岁担任哈师大的副校长,44岁担任中国国家画院的副院长……有如此不凡简历的人,在中国不算绝无仅有...
[详细+]
2010/07/06 18:03:3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回归感性的艺术创造——卢禹舜的“俄罗斯、欧洲写生”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这样一个问题:观众进入展厅期待的是什么?并非一味的名家,也非一味的新秀。他们期待的是:老面孔要有新变化,新面孔要有好作品。哪怕是些微的变化,哪怕是不成熟的探索,都会令他们满心欢喜。这是因为,对与一个大家所熟知并喜爱的艺术家,总会有一些新的期待。看到卢禹舜这组别开生面的新作(俄罗斯写生和欧洲写生),就是这样的感觉。它比我所期待的还要好,变化还要大。 1998年,我曾在欧洲访问考察两个月。卢禹舜笔下的欧洲,又重新把我带回到那些日子,那些回荡着教堂钟声的宁静日子,那些既古老又现代的感觉之中。到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绿树掩映中的建筑,作为生活环境所具有的秩序感,作为一种“景观”所具有的完整性,让你觉得既不缺少什么,也没有多余的东西。偶然在墙面上看到一些&...
[详细+]
2010/07/06 17:58:0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上一页
1
...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下一页
艺术活动
>
李继开:孤独的温度
开始:
2025/05/15
结束:
2025/07/05
省市:
国外
场馆:
欧艺特艺术 – 火车工厂国际艺术中心
潘龙个展 |一潮一汐
开始:
2025/05/17
结束:
2025/06/17
省市:
海南
场馆:
鼎臻三香文化艺术馆
林存安作品展
开始:
2025/05/10
结束:
2025/05/16
省市:
山东
场馆:
山东新闻美术馆
新闻热点
+
more
何香凝、陈树人艺术文献专题展在深圳开幕
展览现场。何香凝美术馆供图 “人间得此佳山水——何香凝、陈树人艺术文献专题展”5月...
“SOMEONE LIKE YOU”当代艺术展在沪开幕
上海博物馆“古埃及文明大展”累计接待观众突破200万人次
浙江古代造像艺术展开幕 跨时空对话“江南美学”
“春日时和——中国画作品邀请展”在济南开展
“丹青抒怀——中国当代名家小品邀请展”将开展
“风景的绘话——王文生个展”在京举办
器以载道 物恒为美——读《中国手工器物美学的传承研究》
最新专题
+
more
红心伟业
红心伟业:由华夏少奇(北京)文化发展中心组织实施,主要宗旨:传承红色资源,发展诗词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主要职能:组织引导全国红色研学及中小学研学旅行,在革命根据地、纪念地、伟人故里等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和红色旅游教育体验;创作红色影视作品;传播红色歌曲等。
张大千
张大千简介(1899-1983)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小名季,又名季爰。号大千、大千居士,以号行。画室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 张 大千 在现代艺坛上,张大千大概是成就最高的国画家了。他精山水、工人物、善花草,还能书会銮,我不知能出其右者谁?比起会画来,张大千...
合作联系
邮箱:
fuwu@meishujia.cn
Q Q:
529512899
电话: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艺术收藏网
中国文化促进会
菏泽市美术家协会
菏泽书法艺术研究会
曹州艺术网
邮箱:
fuwu@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JIANZHUJIA.NET
,All right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