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最大的建筑艺术门户网站
资讯
新闻
展讯
专题
评论
访谈
趣闻
服务
名家
企业
协会
建站
论坛
互动
欣赏
商业建筑
文化建筑
教育建筑
古建文化
园林建筑
别 墅
知识
史论
理论
视频
技法
鉴赏
保养
#
#
#
推荐新闻
[10月29日]
洛科威中国参加家装行业峰会
[10月28日]
别人家的办公室!走进广州首个WELL铂金级认证办公室
[10月28日]
广州凯华国际中心:凯华总部办公室获WELL铂金级认证
[10月28日]
2020中国建筑产业互联网大会召开,“互联网+”数字...
[10月27日]
专访君道住工董事长秦少秋:应变而生,乘变而兴
[10月26日]
大疆携测绘新品亮相地理信息产业大会
[10月24日]
雷克萨斯“天工开物·智能何为”匠心展开幕
[10月23日]
齐越设计入围 2020 年度英国蓝图设计奖 Bluep...
[10月22日]
地理信息行业需要「大疆」
[10月22日]
「蔚蓝卡地亚中心」入围两项2020 THE PLAN意...
名人访谈
全部
人物访谈
事件访谈
艺术研讨会
中国建筑艺术网:首页
>
名人访谈
陶瓷紫砂名手“汪寅仙”:人物访谈
人物介绍: 汪寅仙 (女):1943年生于江苏宜兴丁山丁南村,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顾问。曾任宜兴紫砂工艺厂副总工艺师、宜兴紫砂研究所副所长等职。 汪寅仙 1956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著名老艺人吴云根学习制壶技艺,后转师朱可心门下习研紫砂素塑器造型设计,1959年随师朱可心成功复制南京博物院藏品《圣思桃杯》,并随文化部艺术交流展送往当时的苏联等东欧国家展出。1979年作品《葡萄杯》选中为国家领导人出访外国的礼品。1980年创作的《高寿梅桩茶具》获江苏省四新产品评比一等奖,1986年作品《回...
[详细+]
2010/07/08 14:03:4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紫砂大师汪寅仙的艺术人生 屈建军 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系列之一: 2009年2月12日,北京迎来了109天以来的第一场雨,春雨柔如绵,细如丝,滋润着大地,不免给人带来丝丝凉意。而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大厅内张灯结彩,暖意融融,千余名民间艺人正在全神贯注地施展绝技,这就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现场。在陶瓷展区中有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左手执着一把半成品的紫砂大壶,右手拿着工具正聚精会神、技艺娴熟地制作,在她的周围聚拢了观众,并为她精湛的技艺啧啧称羡,她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是我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一,其传承人正是这位现场演示紫砂制作技艺的老人——汪寅仙。 紫砂产于江苏宜兴,更为精确的定位是丁蜀镇。这个镇与&ldqu...
[详细+]
2010/07/08 10:52:2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汪寅仙谈紫砂希望工程
阳春三月,春花怒放。笔者就「紫砂名师谈宜壶希望工程」专题,采访了成就卓著,紫砂花货巨匠,光货、各类杂什件俱佳的陶艺名家汪寅仙女士,汪寅仙,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以紫砂花货著称壶界,其松竹梅桃柏系列、瓜果花卉系列、供春系列、塑饰器系列,造型各异,自然生趣,千奇万状,神韵有加,天工妙成,质朴古雅,生机盎然,富有旺盛的生命韵律。下面是采访时,汪寅仙跟笔者所谈的观点和内容。 紫砂的现状 紫砂的现状,从表面来看是混乱的。混乱的产生有几个原因,主要是过度的操作行为,一窝蜂上,热哄一阵子。制壶界有混乱的现象,经营界有混乱的现象,收藏界有混乱的现象。市场受到假冒伪劣的冲击。这种假冒伪劣现象不单是出现在紫砂这种行业,各行各业都有,整个世界范围都有。但是,对混乱现象光怕不行,光担心不行,光顾...
[详细+]
2010/07/08 10:18:3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广州日报对话著名藏家翁广松
收藏始于李可染赠画 大师笔下时代永不谢幕 黄宾虹、刘海粟、李可染、黄永玉等中国近代名家精品荟萃华南画院,本报对话著名藏家翁广松 日前,“中国近代名家精品展”在番禺华南画院开幕。这个免费参观的画展规格之高、涵盖范围之广、名家数量之众为近来少见——黄宾虹、刘海粟、李可染、唐云、谢稚柳、黄永玉、陆俨少、关良……众多大师名作展现出现代中国艺术辉煌年代的一个独特侧面。其中不久前辞世的漫画大家华君武的佳作,更格外具有珍贵价值。为此记者采访了此次展览的策划人、华南画院董事长、著名收藏家翁广松。 收藏始于李可染的赠画 广州日报:我们在华南画院看到了相当多的艺术大师们的作品,几乎涵盖了所有中国近代美术史的扛鼎级...
[详细+]
2010/07/08 09:54:3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徐秀棠答《艺术市场》杂志记者问
1、徐老您是如何看待壶的鉴定问题?这里面又分两种壶的判定,一种是老壶,一种是现代名家壶。尤其是现代名家壶,除了用经验判断外还有什么鉴定技巧么?能否以您的壶为例评细说说呢? (1)在此须先谈一下心态问题,赏壶买壶的尤其是有些记者,总想找到一个人能讲出一个简明扼要的紫砂老壶、名家壶鉴赏的标准,依序一、二、三、四就能使人一目了然地作出正确的判断,一下子走上正确的收藏道路。多年来,我也试图为之,但又始终未能做到,以前也有人曾作过表述,终因无法在实践中得到应用而废之。有的解说本来就是设的陷井、圈套或有意误导。比如什么精、气、神,神品、珍品、上品的说法,玄乎其玄,当属不着边际的套话。紫砂里有一整套的学问,要不断的学,不断的问才能逐步的深入其中,当然也包括我本人。 在这里试图以最简单的语言表...
[详细+]
2010/07/07 17:06:2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紫砂传统文化——吴鸣访谈之传统篇
品陶(以下简称品):紫砂艺术的创新,离不开传统的依托,请问您对传统是如何理解?! 吴鸣(以下简称吴):对“传统”的理解,我跟其他人聊过一些,可能是要从几个方面来看:一个是,外在的一些物质的东西。比如说一个普通器形:一个仿古、一个石瓢、一个井栏……那种典型的紫砂造型。第二呢,在材料方面延伸的一些特点:因为紫砂区别于其他一些陶瓷,比如紫砂“泥性”等,当然这个也包含的她的成型方式、制作方法。她的手工成型的技艺,以及她的工序、工具的使用。因为这些东西,一旦有个“定型”的话,她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就自然形成了“紫砂”界定的特性。就像我们的“京剧”一样,它的那...
[详细+]
2010/07/07 16:51:3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紫砂创新理念——吴鸣访谈录之创新篇
吴 鸣 品 陶 品陶(以下简称品):紫砂创新,是一种进化,还是一种丰富;今人与古人相比,存在怎样的差异? 吴鸣(以下简称吴):紫砂创新,其实是在不断地适合时代的审美要求。现代与古代相比较,区别肯定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对于古人,我们现在只能是揣摩他们一些意图,很难知道古人到底怎么想。而且每个时代都不一样。社会有兴衰,“兴”的时候,这个行业就“兴”一点,各方面的创新可能就多一点;“特殊”的时候,行业生存都成问题,相对而言“创新”的含量可能就小一点。古代也好,现在也好,大部分的创新是产业的生存需要。我们从普遍意义来看古代人“做”,当然方法不一样,他有传承的关系,所以我...
[详细+]
2010/07/07 16:19:2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传承与创新并举是紫砂陶艺能长久生存的奥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先生访谈录
□ 沈如春 贺云翱 采访时间:2005年7月 采访地点:宜兴市丁蜀镇徐汉棠先生家中 采访人:贺云翱 潘纪纲 冯 慧 万 娇 任 ■ 沈如春 杨海波 廖望春 整理执笔:沈如春 贺云翱 先生小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先生,1932年5月11日出生于宜兴紫砂陶业世家,于上世纪50年代初拜壶艺泰斗顾景舟先生为师,是顾景舟先生的第一个弟子。 先生对传统紫砂技艺掌握全面,功力深厚,扬名海上,世称“汉棠盆”。先后创作或设计紫砂作品300多件套,“文革”期间潜心做盆250多个品种。其作品风格洗练精巧、端庄秀丽,蜚声海内外。 在创作实践的同时,他对紫砂工艺理论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著有《传统紫砂壶艺》、《传...
[详细+]
2010/07/07 15:00:4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武湛:独立策展人机制离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有多远
策展人一词源于英文curator,是指在艺术展览活动中担任构思、组织、管理的专业人员,其工作内容主要是策划组织各种具有探索性的当代艺术展。近几年,借媒体之东风,策展人这一时尚称谓可谓风光无限。事实上,在中国当代艺术“坎坷而又辉煌”的历史中,策展人的角色一直非常重要。 从“墙外开花墙内香”的上世纪90年代到全球资本追捧的今天,中国当代艺术策展人的学术推动力量和市场推广作用确实不可小觑。但是,在中国当代艺术充分市场化的今天,策展人的策划活动还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保持其应有的学术针对性已成为一个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如今,商业主义已经侵入人们日常的文化生活腹地,艺术活动的商业化运作、艺术品的商品化转型似乎已经...
[详细+]
2010/07/07 14:53:5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独立策展人的权利与义务:顾振清访谈录
访问人:卢缓;受访人:顾振清;时间:2008年 卢缓:“策展人”一词来源于英文“curator”,《英汉大词典》中与艺术最紧密的解释是: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展览馆等的馆长,主任。在西方更确切地说,他是“展览策划人”,或者“常设策展人”,作为博物馆、美术馆等非赢利性艺术机构中,专职负责藏品研究、保管、陈列,或策划组织艺术展览的专业人员。后来随着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发展,人员分工不断细化,负责相关研究领域各类展览的策划、组织、布置、陈列的专职人员被称为“常设策展人”,而与之相对应的名称是“independent curator”,即“独立...
[详细+]
2010/07/07 14:53:2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上一页
1
...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下一页
艺术活动
>
北京当代艺博会
开始:
2025/05/22
结束:
2025/05/25
省市:
北京
场馆:
全国农业展览馆
陈危冰田园诗意画展
开始:
2025/05/10
结束:
2025/05/27
省市:
山东
场馆:
龙湖美术馆
闫家成:平凡简史
开始:
2025/05/09
结束:
2025/06/22
省市:
上海
场馆:
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
新闻热点
+
more
丹青系桑梓——“中国水彩画之父”李剑晨的河南往事
李剑晨 《开封西门》 中国画 “‘中国水彩画之父’李剑晨先生与河南的深厚情缘,...
亦中亦西亦我 有血有肉有神——纪念李剑晨先生诞辰一百二十五周年
汇集3000余件作品,央美研究生毕业作品展“逐光而行”
陕西周原遗址:解码三千年前的西周都城
山西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将考古现场“搬”进展厅
中国嘉德2025春拍预展
“五一”假期四川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超320万人次
从齐鲁大地到岭南山水,老中青画家作品展齐亮相体现求新精神
最新专题
+
more
红心伟业
红心伟业:由华夏少奇(北京)文化发展中心组织实施,主要宗旨:传承红色资源,发展诗词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主要职能:组织引导全国红色研学及中小学研学旅行,在革命根据地、纪念地、伟人故里等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和红色旅游教育体验;创作红色影视作品;传播红色歌曲等。
张大千
张大千简介(1899-1983)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小名季,又名季爰。号大千、大千居士,以号行。画室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 张 大千 在现代艺坛上,张大千大概是成就最高的国画家了。他精山水、工人物、善花草,还能书会銮,我不知能出其右者谁?比起会画来,张大千...
合作联系
邮箱:
fuwu@meishujia.cn
Q Q:
529512899
电话: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艺术收藏网
中国文化促进会
菏泽市美术家协会
菏泽书法艺术研究会
曹州艺术网
邮箱:
fuwu@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JIANZHUJIA.NET
,All right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