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最大的建筑艺术门户网站
资讯
新闻
展讯
专题
评论
访谈
趣闻
服务
名家
企业
协会
建站
论坛
互动
欣赏
商业建筑
文化建筑
教育建筑
古建文化
园林建筑
别 墅
知识
史论
理论
视频
技法
鉴赏
保养
#
#
#
推荐新闻
[12月07日]
漫步城市滨海,探寻“明日公园”
[12月04日]
广州设计周丨陈志杰:金舵,让每个人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
[12月04日]
亚细亚瓷砖ECO生态健康砖是什么?
[12月04日]
精业务、控风险、强平台 ——广东路桥精细化财务管控实现之路
[12月04日]
引领文旅创新突围!华侨城策划规划联盟大会即将召开
[12月04日]
重磅!广联达携手华为正式发布昇腾AI+智慧工地联合方案
[12月03日]
工商管理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陆总兵
[12月02日]
古建名师章才子和他的古建专业村
[12月02日]
数字化变革者齐聚苏州 第四届中国互联网+BIM大会盛大召开
[11月30日]
首创天禧:起笔CBD生活的“留白和张力”
名人访谈
全部
人物访谈
事件访谈
艺术研讨会
中国建筑艺术网:首页
>
名人访谈
董国强:顶级富豪缺席艺术品收藏
艺术品市场的参与者们似乎正在用实际行动粉碎着“金融危机下至少低迷三年”的猜测。 2009年的秋拍场上,当明吴彬《十八应真图卷》以1.69亿元创出中国书画全球拍卖的新高时,市场终于再度亢奋起来,不少藏家与行家们相信,“亿元效应”将一扫危机的阴霾,开启一个新的辉煌时代。 就在那之前不久的2009年春季拍卖中,八大山人《仿倪云林山水》8400万元的成交价,已经被业内视为“天价”;而秋拍后再去检验战果,可以看到,成交价超过千万元的艺术品超过了90件,中国古代书画就有4件拍品的成交价格突破亿元,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不过,面对一部分艺术品前所未有的“天价”,关于价格泡沫的担忧也...
[详细+]
2010/07/09 14:38:3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收藏谨记三要 三十万撬动书画潜力股收藏
罗渊的收藏理念是“买低不买高”,在那些艺术家们还不为市场发现时就捷足先登、大批收藏,2003年至今已收藏了100本册页、近万幅有潜力的艺术家书画作品。 根据自己数年的收藏经验,罗渊还总结出一套收藏技巧———“收藏三要”:第一就是要善用“闲钱”;第二要善于发掘潜力股;第三要善于等待,投资是有周期性的。 谈及风险,罗渊认为,难以跨越的是社会政治、经济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像文化大革命,文物都变封资修垃圾了,哪有价值?但现在中国前进发展的速度在未来几十年,都应该是全球数一数二的,有了这种良好的大环境的预期,还不下手,更待何时? 作为艺术家的罗渊...
[详细+]
2010/07/09 14:38:1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热情:收藏作为一种事业
专题前言 在这个“和收藏家对话”的专题中,我们将用一年的时间,每月一次,访问来自不同背景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试着从他们的收藏中抽丝剥茧,去了解他们收藏的动机、历程,以及在建立自己收藏过程当中,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体会,毕竟,要用钱买的东西,没有人会不认真,既然有人已经在众人之前做过了功课,我们何不向他们学习? 在这为期一年的专题中,收藏家出现的顺序和地位排名无关,而是沿着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史的脉络来开展。在2010年的第一个月,我们已经和乌利•希克探讨过他的收藏(请看《艺术与投资》一月号)。今年的第一季,西方收藏家将是本专题对话的重点,如同他们在中国当代收藏史上早期进入的事实,我们希望从个体收藏家的故事中,对“收藏”...
[详细+]
2010/07/09 14:37:4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鉴定困局难以破解 拍卖保真仍是空白
“能对规范书画市场起到一点作用,就够了” (新闻背景:眼下,书画成为民间投资的热点,与此同时,书画造假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记者:据说您饱受假画困扰多年? 周京新: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就遭遇假画风波。有个香港人想买我的画,南京一个小青年偷偷和他接头,说是我代理人,卖了20多张假画出去。穿帮后小青年上门赔礼道歉,希望我别追究。看到他我才想起来,之前见过一面。当时他带一大堆介绍信找我,说总政要搞一个全国少年儿童书画大赛,一等奖奖品是个册页,收录一些画家作品,还加钤印章。我没想那么多,答应了。原来他用这个“复制”了假印章,坑蒙拐骗。 这些年,我陆续在网上发现...
[详细+]
2010/07/09 14:37:1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专访何炬星:收藏家要修炼美术史
4月18日,由民生现代美术馆打造的“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历程绘画篇(1979-2009)”开幕,也揭开了这个当代艺术机构的面纱。80余位艺术家的100余组作品,大多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留下烙印,这个展览也被看做是对已经进入“而立之年”的中国当代艺术的一次全面回顾。 民生银行品牌管理部总经理、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何炬星有着金融机构和艺术机构的双重身份。他说:“中国当代艺术经历了30余年曲折光辉的历程,研究并力求不埋没这段历史中更多精彩的史料,是民生现代美术馆首先追求的责任和义务。这段历史,将显示其在中国重新站上世界舞台中文化和艺术的先锋作用;这段历史,将成为中国美术在世界上具有先进价值贡献的里程碑;这段历史,对中国现在和未来的艺术充...
[详细+]
2010/07/09 14:35:2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访浙江省美术馆副馆长桑火尧
桑火尧:浙江上虞人,浙江美术馆副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浙江省美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艺术硕士。画风静逸散淡,出古入新,以书入画,是“境象绘画”理念的首倡者。已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近20万字的学术论文,是当代画坛理论与创作双栖型的代表人物。作品多次参加全军和全国性展览,被八大山人纪念馆等众多单位收藏。分别在新加坡和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个人作品集二种。澳门政府聘为全澳书画联展评审委员。 当今繁芜浮躁的文化生态中,专攻画艺创作者不计其数,标榜者众,真正长留人心的“大家”却屈指可数。桑火尧自作画之初,便绝不甘于浸没在芸芸之中。 2005年前后,一位朋友在欣赏他的画作时突然感慨:“看您的作品,似乎像...
[详细+]
2010/07/09 14:34:5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周春芽给中国当代艺术带来了什么
本月,中国当代艺术最耀眼的主角非周春芽莫属。昨日,全国首个当代艺术研究院上海周春芽艺术研究院在上海成立。包括“中国当代艺术F4”成员张晓刚、岳敏君、王广义、方力均,著名作曲家谭盾、学术明星于丹以及娱乐圈艺术爱好者杨乐乐、汪涵、林依轮等全国名流纷纷为研究院捧场;昨晚,上海周春芽艺术研究院昆曲专场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行,于丹担任嘉宾主持;今日,“1971—2010周春芽艺术四十年回顾展”在上海美术馆举行。走过40年的艺术历程,这个被中国台湾著名策展人胡永芬称为中国当代艺术界“奇花异草”的成都艺术家究竟给中国艺术界带来了什么? 艺术探索 中西方文化融会 “...
[详细+]
2010/07/09 14:34:2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王岳川谈中国文化立场与文化身份
守正创新与文化输出 ———王岳川谈中国文化立场与文化身份 编者按: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大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王岳川于2010年4月赴美进行了为期二十余天的“中国文化和艺术精神”学术巡回讲演,分别在美国华盛顿、纽约、哥伦比亚、亚特兰大、明尼苏达、芝加哥、丹佛等地的大学和文化机构发表《中国文化智慧的当代启示》、《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中国文化与中国艺术》等演讲。本刊就此主题专访王岳川教授,并将陆续刊发王岳川教授访美讲演的系列文章。 文化输出与书法价值的发掘 读书报:您很早就提出“发现东方与文化输出”两大文化理念,近几年的工作主要也是围绕这两方...
[详细+]
2010/07/09 14:33:4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侯翰如谈私人收藏与公共博物馆
在中国,当代艺术在近几年以令人目不暇接的速度迅速成为拍卖行中的明星之后,其价格在金融危机之时又飞流直下;在亚洲,许多城市开始举办双年展、艺博会等大型艺术活动,与此同时,成百上千个美术馆、画廊,以及艺术基金开始扎根这片土地,新锐私人藏家正在崛起。什么才是收藏亚洲当代艺术的最佳经济模式?今年9月,这个问题将成为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的重要问题,独立策展人、批评家侯翰如日前在上海就此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在艺术博览会与拍卖行,多数人关心的都是成交量与成交价,很少有人关心这些作品卖出后究竟去了哪里,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一个社会,如果最好的艺术创作不能够被一般的观众、专业人士接触到,只是作为有钱人的玩物,是很不健康的。这个可能也涉及我们这个社会对于自己当代文化的公共记忆如何保存。&rdq...
[详细+]
2010/07/09 14:33:0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水天中:艺术的背离与批判是对传统的最好继承
4月15日,在水天中的弟弟水天达家中,记者见到了75岁的水天中。老人精神矍铄,颇为健谈,此次来兰,是为了追忆,也是为了了却心愿——去玉门花海农场看看。 1957年,他与文化系统的50多名干部一起下放到那里,在荒漠上白天开荒,晚上睡“地窝子”,度过了2年时光。1959年离开后,他再也没有回过那片土地,“听说已经完全变了模样,农场里种啤酒花”。作为最早的一批“开拓者”,他只是想再回去看看,哪怕再也找不到曾经的“地窝子”,但早年的记忆不会消失。 在兰州,提起他的家族,人才辈出、甚是出名,水天中的父亲水梓曾任甘肃省教育厅厅长,兄弟姐妹都是学术界和文艺界的知名人...
[详细+]
2010/07/09 14:32:2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上一页
1
...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下一页
艺术活动
>
北京当代艺博会
开始:
2025/05/22
结束:
2025/05/25
省市:
北京
场馆:
全国农业展览馆
陈危冰田园诗意画展
开始:
2025/05/10
结束:
2025/05/27
省市:
山东
场馆:
龙湖美术馆
闫家成:平凡简史
开始:
2025/05/09
结束:
2025/06/22
省市:
上海
场馆:
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
新闻热点
+
more
丹青系桑梓——“中国水彩画之父”李剑晨的河南往事
李剑晨 《开封西门》 中国画 “‘中国水彩画之父’李剑晨先生与河南的深厚情缘,...
亦中亦西亦我 有血有肉有神——纪念李剑晨先生诞辰一百二十五周年
汇集3000余件作品,央美研究生毕业作品展“逐光而行”
陕西周原遗址:解码三千年前的西周都城
山西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将考古现场“搬”进展厅
中国嘉德2025春拍预展
“五一”假期四川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超320万人次
从齐鲁大地到岭南山水,老中青画家作品展齐亮相体现求新精神
最新专题
+
more
红心伟业
红心伟业:由华夏少奇(北京)文化发展中心组织实施,主要宗旨:传承红色资源,发展诗词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主要职能:组织引导全国红色研学及中小学研学旅行,在革命根据地、纪念地、伟人故里等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和红色旅游教育体验;创作红色影视作品;传播红色歌曲等。
张大千
张大千简介(1899-1983)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小名季,又名季爰。号大千、大千居士,以号行。画室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 张 大千 在现代艺坛上,张大千大概是成就最高的国画家了。他精山水、工人物、善花草,还能书会銮,我不知能出其右者谁?比起会画来,张大千...
合作联系
邮箱:
fuwu@meishujia.cn
Q Q:
529512899
电话: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艺术收藏网
中国文化促进会
菏泽市美术家协会
菏泽书法艺术研究会
曹州艺术网
邮箱:
fuwu@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JIANZHUJIA.NET
,All right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