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最大的建筑艺术门户网站
资讯
新闻
展讯
专题
评论
访谈
趣闻
服务
名家
企业
协会
建站
论坛
互动
欣赏
商业建筑
文化建筑
教育建筑
古建文化
园林建筑
别 墅
知识
史论
理论
视频
技法
鉴赏
保养
#
#
#
推荐新闻
[10月16日]
首届智能建造博览会10月20日深圳举办推进“五化一体”...
[10月16日]
RLP Asia建筑 | 惠东巽寮旅游集散中心
[10月16日]
UUA建筑师事务所 绍兴,安康两项目分获AMP美国建筑师大奖
[10月10日]
曼谷全新城市地标“壹曼谷”于 2024 年10月25日...
[10月09日]
有热爱自不凡!2024中网卓越收官
[09月27日]
定州古城复兴城市设计大师邀请赛评审结果揭晓
[09月24日]
RLP Asia喜讯 | 十如和AIRSIDE入围世界...
[09月20日]
美的楼宇科技:以绿色智慧赋能上海美的全球创新园区
[09月19日]
晨晓的陶艺语言——折腾的秘诀
[09月18日]
智慧与美学的融合:FotileStyle品牌引领智慧全...
美术史论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中国建筑艺术网:首页
>
美术史论
>
艺术研究
朱光潜与黑格尔(作者:单世联)
朱光潜是个有哲学头脑的美学家。他原是从哲学走向美学的:“因为喜欢哲学,我被逼到研究康德、黑格尔和克罗齐诸人讨论美学的著作。”(1)虽然他的美学摒弃了从哲学体系推演出美学结论的形而上学方法,而采取了19世纪晚期“自下而上”的经验论方法,主要从审美经验、艺术欣赏中概括出美学观点,虽然他多次说过美学即文艺理论,但朱对哲学确实有深刻的理解和充分的研究。1933年,朱写了两篇主要介绍黑格尔的文章《黑格尔哲学的基本原理》、《唯心哲学浅释》,1947年在《克罗齐哲学述评》中,他又用了一章篇幅介绍“新唯心主义的渊源”。表现出很高的理解水平。 然而,他如此熟谙的黑格尔哲学却没有在前期美学中留下痕迹。《文艺心理学》和《谈美》都没有讲到黑...
[详细+]
2009/09/15 12:41:2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文化美、前文化美与复合美(作者:杨曾宪)
与美学中的其它重大问题一样,美的分类,也是美学史上一直没有规范解决的问题。我国美学教科书中常见的是根据审美对象自身性质的分类,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等等。这种分类,其最大缺陷是把“美”的分类变成对“美的事物”的机械归类,没有也无法揭示美自身的不同生成特征和规律,因而,也无助于对客观美的认识、分析与把握。这与传统美学对美的性质的机械理解相关。从系统美学角度讲,美是不能脱离审美关系系统①而独立存在的,美只是审美关系中客体的系统质。在现实中,离开特定审美对应关系和审美主体,离开特定审美距离和审美环境,客体便无所谓美或不美;美决不是客体固有的自然质或社会功能质。因此,美的分类是不能脱离开审美系统的。当然,如果我们根据科学抽象原则,设定人类类主体为审美主体...
[详细+]
2009/09/15 11:17:1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国传统伦理审美谐和论(作者:陈望衡)
中国人的宇宙观是一种冲虚中和的系统,十分注重调整天人关系、人际关系和各种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建立起圆融的、安定的、和谐的生活秩序。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和审美观就是在这样一种宇宙观的指导下建立起它们之间的联系的。尽管伦理与审美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冲突,但又是和谐的、统一的。由于中国哲学基本上是伦理学,美学作为哲学的一部分,很大程度上受伦理学的影响,因此伦理与审美的统一是以伦理为核心的。下面我们从“天人关系”、“善美关系”、“理情关系”三个方面论述它们的统一。 一、天人关系论 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天人合一。中国的伦理学与中国的美学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只是中国的伦理精神侧重于将天人关系义理化,而中国的美学...
[详细+]
2009/09/15 11:16:2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尼采的审美人生观(作者:何仁富)
内容提要:在尼采看来,只有审美的人生才是真正战胜人生悲剧性的人生。审美的人生首先将人生及其悲剧看作一种审美现象。在把人生当作审美现象的基础上笑对人生一切悲剧。同时,以酒神精神克服人生悲剧性的审美人生还是一种醉的人生,强调在酒神艺术的醉中,通过生命力量的提高而直接面对永恒轮回之人生痛苦,从而达到生命自身的美化和欢悦 关键词:审美 悲剧 酒神精神 尼采在本体论上强调世界是强力意志的永恒轮回所构成的无意义的生成,由此,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由强力意志的永恒轮回的生成世界所导致的人生的悲剧性,便成为尼采哲学思考的核心。著名尼采研究专家乌苏拉·施耐德在《尼采幸福哲学的基本特点》一书中写到:“尼采的哲学道路是由把世界理解为一种痛苦的解释,由对这样一个痛苦世界的正...
[详细+]
2009/09/15 11:01:0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对传统的发现和阐扬——宗白华美学思考的价值关怀(作者:张文涛)
一、必须重省传统 宗白华曾这样表达过他对新文化之“新”的看法:“我们所谓新,是在旧的中间发展进货,改正增益出的,不是凭空特创的,勿要误会。”(《宗白华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卷一,103页。以下凡引自此书的材料皆随文夹注。且简称《全集》,并只注卷次、页码。)因为他看到,“历史上向前一步的进展,往往伴着向后一步的探本穷源,……十六世纪文艺复兴追摹着希腊,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憧憬着中古。二十世纪的新派日溯源到原始艺术的浑朴天真。”(《全集》卷二,356页)所以,宗氏反对对待传统的虚无主义态度,他相信一个绵延了几千年的文化无论如何不会一无是处,陡然间丧失了其全部的生存合理性,激烈的情...
[详细+]
2009/09/15 11:00:2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禅宗的美学智慧——中国美学传统与西方现象学美学(作者:潘知常)
研究禅宗美学,学术界关注的往往是它的作为“文献”所呈现的种种问题,而并非它的作为“文本”所蕴含的特殊意义。事实上,就中国美学的研究而言,考察禅宗美学“说了什么”以及它所带来的特定的“追问内容”(庄子所谓“圣王之迹”)固然重要,但是考察禅宗美学“怎么说”以及它所带来的特定的“追问方式”(庄子所谓“圣王之所以迹”)或许更为重要。因为,在人类美学思想的长河中,前者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然而后者却永远不会消失,而且会随着后人的不断光顾而展现出无限的对话天地、无限的思想空间。本文所说的“禅宗的美学智慧&...
[详细+]
2009/09/15 10:59:5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禅宗与文艺美学相通的探索
一、禅宗精神与文艺美学的相通 近年来,已出现了一些研究和论述佛教和禅宗对文艺美学的影响的论著(注:例如有曾祖荫的《中国佛教与美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王海林的《佛教美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高长江的《禅宗与艺术审美》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黄河涛的《禅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嬗变》,商务印书馆,1994年出版;丁明夷、刑军的《佛教艺术百问》,中国建设出版社,1989年出版;陈聿东的《佛教与雕塑艺术》,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等。),研究了审美的妙悟、虚静、言意、境界、形象、静观、直觉、想象、顿悟、灵感等以及禅宗对山水诗画、古窟雕塑艺术、建筑艺术等的美学影响。 本文试图对禅宗在本体论、方法论上给美学有何启发、对我们建立和发展文艺美学有何重要帮助等问题...
[详细+]
2009/09/15 10:01:4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豪放、率性的俄罗斯民族片(作者:杨伟民)
我们回顾20世纪90年代末的那段时期,俄罗斯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多灾多难的国家之一了:民族信仰危机所引发社会各方面的动荡不安;叶利钦炮轰议会;车臣内战;北约轰炸南联盟……这一切的一切,激起俄罗斯人对本民族命运的无比忧虑和担心。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导演米哈尔科夫拍摄了《西伯利亚的理发师》,重塑了一个关于俄罗斯民族的神话故事,将俄罗斯传统中一切美好的东西通过影像展示给世人。 1905年夏天。美国某军官学校。刚入军营的士官生们在理发。 肥头大耳的队长扫视一遍营房,突然发现床头上有张相片,大声喝叱:“谁让你们在这里贴相片的!谁?” “那是莫扎特,长官。”安德鲁回答。 “谁是莫扎特!给我滚出来!&r...
[详细+]
2009/09/10 15:51:4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静穆的法式与狂热的心灵——审视西方古典雕塑发展史的一个角度
浮士德文化的人和任何其他文化的人的区别,也正在于他的不可抑制的向远方发展的冲动。……狂热的心灵意欲飞跃空间和时间。一种不可名状的热望把他引诱到难以确定的视界。人们希望脱离世界,飞入“无限”,解脱身体束缚,在那星宿间的宇宙空间环行。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在当代视野中,整一部西方雕塑发展的宏观历史,往往以罗丹为界划分为“古典”和“现代”两大块:之前是古代希腊雕塑传统一脉贯穿的“古典雕塑”,之后则是各路大军或单骑独侠争相颠覆古典架构的“现代雕塑”。人们普遍认为,是法国雕塑家...
[详细+]
2009/09/10 15:48:0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罗丹有怎样的先驱意义?---20世纪西方雕塑十问(1)(作者:吕品田)
法国雕塑家罗丹,在西方雕塑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他不仅集古典雕塑艺术之大成,而且以超出时代理解力的探索和思想推动了雕塑的解放运动。美国艺术史家阿纳森,在讨论现代雕塑的起源时,对罗丹的创造性贡献和先驱地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罗丹在现代雕塑解放中所获得的成就,是属于第一位的而不是属于哪一类的。”(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第51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 19世纪下半叶,以学院派为代表的古典雕塑艺术已被庸俗和虚伪所充溢,呈现出僵化衰颓之势。意大利的游历,使罗丹在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上,看到一种体现真正雕塑精神的伟大传统——对自然的热爱和真挚,从中获得挣脱学院派禁锢的勇气和思想启迪。回国后,他全心投入雕塑艺术,以精湛而独特的塑造技巧和不...
[详细+]
2009/09/10 15:46:5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上一页
1
...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艺术活动
>
王德成写意国画展
开始:
2025/05/01
结束:
2025/05/11
省市:
北京
场馆:
北京金石博物馆
魅力庚彩 跃动河海
开始:
2025/05/01
结束:
2025/08/25
省市:
天津
场馆:
天津博物馆
花房
开始:
2025/04/26
结束:
2025/05/26
省市:
上海
场馆:
东课西堂艺术中心
新闻热点
+
more
【历史性时刻|中国油画家的全球坐标】于明受聘Figurativas国际大奖赛评委——全球首设中国艺术家命名『于明-集创艺术奖』
中国油画再迎国际高光时刻。 近日,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油画家于明凭借其卓越的艺术...
“松风无尽——谭长德山水画展”亮相在中国美术馆
“砚田四十稔——茹峰、张铨、徐惠泉、陈危冰四人联展”将开幕
“嚼墨吟风——王德成写意国画展”将在京开展
“时代逸飞:陈逸飞回顾展”在上海浦东美术馆开幕
韩大为丨让国画回归正常的生长、传承、接续之路
诗化的生活之美——读李学明的画
“李彬书法公益作品展”在扬州开展
最新专题
+
more
红心伟业
红心伟业:由华夏少奇(北京)文化发展中心组织实施,主要宗旨:传承红色资源,发展诗词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主要职能:组织引导全国红色研学及中小学研学旅行,在革命根据地、纪念地、伟人故里等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和红色旅游教育体验;创作红色影视作品;传播红色歌曲等。
张大千
张大千简介(1899-1983)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小名季,又名季爰。号大千、大千居士,以号行。画室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 张 大千 在现代艺坛上,张大千大概是成就最高的国画家了。他精山水、工人物、善花草,还能书会銮,我不知能出其右者谁?比起会画来,张大千...
合作联系
邮箱:
fuwu@meishujia.cn
Q Q:
529512899
电话: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艺术收藏网
中国文化促进会
菏泽市美术家协会
菏泽书法艺术研究会
曹州艺术网
邮箱:
fuwu@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JIANZHUJIA.NET
,All right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