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建筑艺术网
[会员中心]
[注册]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最大的建筑艺术门户网站
资讯
新闻
展讯
专题
评论
访谈
趣闻
服务
名家
企业
协会
建站
论坛
互动
欣赏
商业建筑
文化建筑
教育建筑
古建文化
园林建筑
别 墅
知识
史论
理论
视频
技法
鉴赏
保养
#
#
#
推荐新闻
[12月24日]
北角东岸公园主题区公众休憩用地荣获HKIUD城市设计奖项
[12月16日]
专访亚萨合莱杨敏|文体产业上新台阶,商用建筑行业以新质...
[12月16日]
中国唐宋木结构古建筑保护与申遗学术交流会于长治成功举办
[12月13日]
国际专家团赴山西考察早期木构建筑
[12月11日]
国际国内古建保护专家齐聚上党,“营造顶峰”盛会即将启幕
[12月07日]
华人设计师高尔夫俱乐部·博仕门窗游学之旅圆满举行
[12月06日]
COP29:各力量齐聚,“携手共创绿色世界”
[12月06日]
强基筑梦:中建蓉成建材成都有限公司为前沿医学项目保驾护航
[12月05日]
晨晓绘画原创性的中国表达
[12月04日]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与周围的世界携手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中国建筑艺术网:首页
>
美术史论
>
外国美学
美术史论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中国建筑艺术网:首页
>
美术史论
>
外国美学
《胡塞尔传》第10章:弗莱堡大师(作者:李鹏程)
1916年,胡塞尔离开他居住了15年的哥廷根,到德国西南部士瓦本地区的弗莱堡大学接替了新康德主义的一位代表人物--李凯尔特--的教席空缺(因为李凯尔特到海德堡去接替了文德尔班留下的教授位置)。57岁的胡塞尔在即将步入他的老年生活时代的时候,来到了风景如画而又有悠久的学术传统的弗莱堡,这标志着他又将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在迁居弗莱堡之前,1916年2月9日,胡塞尔就被巴登大公爵弗里德里希任命为弗莱堡大学哲学教授。 1916年3月8日,胡塞尔的儿子沃尔夫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威尔敦战役中牺牲。 当年4月1日,胡塞尔一家迁居弗莱堡。这一年的夏季学期,胡塞尔讲授《哲学导论》,并主持关于《笛卡尔沉思》和《现象学问题》的讨论课。在这一学期的课程中,胡塞尔强调性地涉及到苏格拉底和柏...
[详细+]
2009/09/09 15:00:4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胡塞尔传》第11章:盛誉与危机(作者:李鹏程)
1928年胡塞尔退休。但胡塞尔仍然讲课到1929年。 1928年4月6日到5月7日,胡塞尔和陪同他的人进行了一次旅行。他们出发后首先到了哥廷根。然后到柏林,最后到了荷兰。因为胡塞尔在阿姆斯特丹和格罗宁根(GRONINGEN)要发表学术讲演。 4月16日,巴登教育大臣发出通知,要胡塞尔在当年夏季学期继续上课,因为他的继任者海德格尔在10月1日才能接替他的工作。胡塞尔 马尔库塞及其妻子是听胡塞尔最后一学期讲课的学生。 4月21日,胡塞尔一行到达柏林。胡塞尔住在他女儿家中。22日,胡塞尔出席了卡尔·施图姆普的80寿辰的庆祝活动。当天,他们又从柏林出发。22日到29日,胡塞尔在阿姆斯特丹作了两个报告,并举行了一次傍晚讨论会。报告和讨论的论题都和现象学与心理学。4...
[详细+]
2009/09/09 15:00:0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胡塞尔传》第12章:主体际性(作者:李鹏程)
胡塞尔晚年的哲学研究,除了"生活世界"这个主要概念而外,"主体际性"是他十分关注的问题。 "主体际性"(INTERSUBJEKTIVITAET)的语义学意思,是指主体(SUBJEKT)之间的关系的性质。很明显,这个关系不是传统的自然主义的认识论中的主体同事物之间的关系(即主体同客体之间的关系),而是在一个主体之外还有另外多个主体,它们之间发生着关系。发生关系的双方(或者各方),不是被区分为主体与客体,而是:它们都是主体。也就是说,作为作用的主动发起者的一方,当然是主体,这是不成问题的,同时,它的对象,已经不是传统认识论中所说的那”客体事物",而也是主体。同时,它们之间的作用不是"单向"的(给予与...
[详细+]
2009/09/09 14:59:3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胡塞尔传》第12章:主体际性(作者:李鹏程)
胡塞尔晚年的哲学研究,除了"生活世界"这个主要概念而外,"主体际性"是他十分关注的问题。 "主体际性"(INTERSUBJEKTIVITAET)的语义学意思,是指主体(SUBJEKT)之间的关系的性质。很明显,这个关系不是传统的自然主义的认识论中的主体同事物之间的关系(即主体同客体之间的关系),而是在一个主体之外还有另外多个主体,它们之间发生着关系。发生关系的双方(或者各方),不是被区分为主体与客体,而是:它们都是主体。也就是说,作为作用的主动发起者的一方,当然是主体,这是不成问题的,同时,它的对象,已经不是传统认识论中所说的那”客体事物",而也是主体。同时,它们之间的作用不是"单向"的(给予与...
[详细+]
2009/09/09 14:59:1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胡塞尔传》第13章:历史哲学(作者:李鹏程)
前面已经说到,胡塞尔曾于1935年应邀到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作了题为《欧洲人类危机中的哲学》的讲演。1936年,他又在布拉格作了《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心理学》的报告。在这两个报告的基础上,胡塞尔于1936年写出了《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简称《危机论文》)一书。这本书表明,突出地关注人类的现实世界命运,明确地成为胡塞尔30年代后半叶的学术活动的重点。 在这种关注引导下的学术研究中,胡塞尔把他的现象学哲学与世界历史、即欧洲精神的历史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这就形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现象学的历史哲学"。 后来逐步发现的胡塞尔的手稿表明,实际上早在20年代甚至本世纪初的第10年,胡塞尔就提出了"科学危机"和"哲学危机"的概念(参见倪梁康《...
[详细+]
2009/09/09 14:58:4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胡塞尔传》第14章:生活世界的理论(作者:李鹏程)
[详细+]
2009/09/09 14:58:0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胡塞尔传》第15章:辞世与永恒(作者:李鹏程)
胡塞尔去世了,但他作为20世纪西方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仍然流传着,虽然已经是以与其原本形态不同的各种新的变形。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了解胡塞尔思想的流传和其转化为永恒的历史性东西的情况。这三个方面就是: 一,胡塞尔的学生作为胡塞尔思想的各种类型的继承人。 胡塞尔在世时,除过他自己本身进行孜孜不倦的现象学研究之外,他还培养了一批学生。从世代继承性的观点来看,这批学生成为他的学术精神超越他自身的现世存在而在无限的世界时间之流中向下发展的第一批传人。 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被德国学术界认可,是从他的《逻辑研究》的出版开始的。 1901年胡塞尔到了哥廷根之后,他的实际处境虽然并不很好,职位也不高,但《逻辑研究》所阐述的观点,在德国思想界引起了震动。尤其是不批不...
[详细+]
2009/09/09 14:57:5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胡塞尔传》第16章:人名对照索引(作者:李鹏程)
阿尔布莱希特(GUSTAV ALBRECHT) 恩斯特·弗里德里希·阿派尔特(ERNST FRIEDRICH APELT) 汉斯·冯·阿尔尼姆(AHNS VON ARNIM) 理查德·阿芬那留斯(RICHARD AVENARIUS) 亚历山大·拜恩(ALEXANDER BAIN) 鲍尔查诺(BERNARD BOLZANO) 盖尔德·勃朗德(GERD BRAND) 海尔曼·莱奥·范·布雷达(HERMANN LEO VAN BREDA) 弗朗茨·布伦塔诺(FDANZ BRENTANO) ...
[详细+]
2009/09/09 14:57:3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胡塞尔传》第17章:参考书目(作者:李鹏程)
BECKER, O.: DIE PHILOSOPHIE EDMUND HUSSERLS (1930), IN: HUSSERL. HRSG. V. H.NOACK. DARMSTADT 1973. BELL,DAVID : HUSSERL.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1990. BERNET, R.: EDMUND HUSSERL: DARSTELLUNG SEINES DENKENS. HAMBURG: MEINER 1989. DIEMER, A.: EDMUND HUSSERL. VERSUCH EINER SYSTEMATISCHEN DARSTELLUNG SEINER PHAENOMENOLOGIE. ME...
[详细+]
2009/09/09 14:57:0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加德纳论贝多芬交响曲
我们通常认为,贝多芬的交响曲是革命性音乐至高无上的偶像,在很多方面是他所在那个时代的产物。这个时代已蕴育着19世纪中叶柏辽兹和舒曼爆炸性的对交响乐的发展。往前看,他们无疑有海顿和莫扎特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找到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凯鲁比尼·高塞克和梅耶尔。无疑地,如果没有他们的影响,贝多芬交响曲就不会是今天这样的形式。 在实际意义上,莫扎特的精神渗透在贝多芬早期音乐中,特别是第二交响曲,如终曲第二小节中突然的八度变化,是从莫扎特《哈夫纳》交响曲的开始部分得来的。人们从英雄交响曲中也能得到同样的感觉,只是更强烈。很多旋律的、节奏的、甚至和声的特点,都是直接从莫扎特那里来的,不仅主题是从莫扎特第39交响曲的开始部分借来的,而且当人们听到第一乐章中那种典型的巴拉维式的痛苦、粗糙和不和谐,...
[详细+]
2009/09/09 14:56:5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上一页
1
...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艺术活动
>
中国德化白瓷展
开始:
2025/07/16
结束:
2025/08/17
省市:
北京
场馆: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丁乙:盘山之路
开始:
2025/07/26
结束:
2025/11/09
省市:
云南
场馆:
昆明当代美术馆
诗意地栖居
开始:
2025/07/12
结束:
2025/08/05
省市:
山东
场馆:
京行艺术馆
新闻热点
+
more
“薪火传韵——十省美协主席作品特展”将亮相北京
前言 八十年前,中华民族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承山静水——李承志、李静中国画作品展”将开展
描绘多彩乡村生活画卷
共谱和美边疆的民族之歌——简述新疆、西藏题材的美术创作
我愿杜鹃声里 行遍处处春山——郭味蕖《丽日》赏析
倪瓒《凉亭消夏图》中的清风凉意
一生痴绝是此山——读俞宏理《渐江与黄山》
画本无禅 唯画通禅——读张大千《面壁图》
最新专题
+
more
红心伟业
红心伟业:由华夏少奇(北京)文化发展中心组织实施,主要宗旨:传承红色资源,发展诗词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主要职能:组织引导全国红色研学及中小学研学旅行,在革命根据地、纪念地、伟人故里等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和红色旅游教育体验;创作红色影视作品;传播红色歌曲等。
张大千
张大千简介(1899-1983)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小名季,又名季爰。号大千、大千居士,以号行。画室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 张 大千 在现代艺坛上,张大千大概是成就最高的国画家了。他精山水、工人物、善花草,还能书会銮,我不知能出其右者谁?比起会画来,张大千...
合作联系
邮箱:
fuwu@meishujia.cn
Q Q:
529512899
电话: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艺术收藏网
中国文化促进会
菏泽市美术家协会
菏泽书法艺术研究会
曹州艺术网
邮箱:
fuwu@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JIANZHUJIA.NET
,All right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
Processed in 0.014(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