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国际跨媒体艺术节解密“带电的孩子”

        作者:邹萍2025-10-26 09:11:33 来源:美术报

          保拉·阿迪(阿根廷) 瓜纳克克斯

          10月17日至10月30日,第八届国际跨媒体艺术节“带电的孩子”在上海油罐艺术中心与UFO terminal未知终端同步展出,构建了一场跨越媒介与技术边界的艺术实践现场。

          艺术节以“带电的孩子”为主题,灵感源自1988年科幻电影《霹雳贝贝》中那位被赋予电流的少年,隐喻当代数字原住民与技术共生的现实状态。

          艺术节呈现了国内外90组、近200名艺术家的百余件作品,艺术家来自阿根廷、瑞士、奥地利、德国、美国、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地区,作品涵盖人工智能(AI)艺术、虚拟现实(VR)/混合现实(MR)艺术、生成艺术、影像艺术、装置艺术、跨媒介巨构、audio-visual现场表演、社会游戏艺术等多种形式的创作媒介。

          艺术节通过多个单元展开深度探问:“我的幻肢投了赞成票”单元探讨算法如何成为感官的延伸;“丰饶即一切”单元来自中国美术学院媒介展演系师生,他们以跨媒介巨构形式,用荒诞派戏剧场景探索人类困境的视觉呈现;“星球赫兹”单元调频至技术震荡下的隐秘回响,聆听基础设施的低鸣与被遗忘生命的微信号;“频闪的史间”单元则展开一场技术记忆的视觉考古;特别单元“电子灵光”构筑感知重组的试验场,邀请观众打开身体开关;在信号回路中捕捉灵光闪现的瞬间。

          同期举行的两大论坛进一步拓展了艺术节的思辨纵深。第十届网络社会年会在展览开幕同期举行,以“互联网之终?”为主题,审问数字秩序的变迁——当开放协议被黑箱化的模型界面取代,人类知识正被编纂为可租用的“模型资本”;第五届感受力论坛于10月25日在杭州召开,以“人类童年”为切入点,探讨AI作为“未成熟的智能”如何映照人类自身的特质与局限。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0(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