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安徽灵璧:让钟馗“从画里走出来”

        作者:孔令晖 文/图2025-09-25 08:34:37 来源:中国文化报

          安徽灵璧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钟馗剪纸

          9月12日,安徽省灵璧县博物馆内,94岁的孙淮滨凝神屏息,在宣纸上缓缓落笔;身旁,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陈光林配合着他的节奏,共同创作一幅钟馗画。围观者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场跨越年龄的艺术对话——最年长的钟馗画非遗传承人与当代艺术家同台创作。

          此时,在县城另一端的灵璧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教室里,17岁的王小芙正专注地拓印钟馗画:上纸、刷纸、轻砸、上墨……每个步骤一丝不苟。“一张画要轻砸数千次,虽然辛苦,但能感受到文化的深厚。”她说。这个高二学生或许还未意识到,她所学的这门传统技艺正成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8月20日,“黑神话”系列游戏新作《黑神话:钟馗》预告片在德国科隆游戏展亮相后迅速引发全网关注。作为“中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的灵璧县,也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灵璧与钟馗的缘分已经延续了上千年。”灵璧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崔华说,清代学者齐周华在游记杂文集《名山藏副本》中有“惟灵璧所画,往往不失吴道子原格”的记载,说的正是灵璧钟馗画承袭“画圣”吴道子笔意,形神兼备的特点。

          这一缘分如今已演化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在灵璧县博物馆文创区,朱砂钟馗挂件、磬石雕刻的钟馗茶壶等产品备受游客青睐;“灵璧有礼”系列产品涵盖文具、饰品、食品包装等多个品类,让钟馗文化以更日常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当地开发的钟馗线刻系列产品,既保留了镇宅避邪的传统民俗寓意,又兼具实用价值。

          在产业化探索中,钟馗酒文化是一大亮点。在国家3A级旅游景区钟馗酒文化博物馆内,陈列着历代钟馗主题酒器、书画,还有评弹艺人现场表演,将钟馗文化与酒文化巧妙融合。

          创新的力量不断涌现。尹氏钟馗画第五代传人尹婷婷创作了新派钟馗卡通形象,“传统的红袍钟馗威猛有余,亲和力不足。我们创新的卡通形象更贴近现代审美。”“00后”赵雅涵大学毕业后选择返乡创业,开发“萌版钟馗”系列文创产品,已推出的冰箱贴等产品很受欢迎,目前她正计划拓展更多产品类型。

          产业的蓬勃发展反过来促进了文化传承。灵璧已构建起“家族传承+院校培养”的活态传承体系,目前拥有省、市、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1人。灵璧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钟馗画、剪纸、磬石雕刻等专业,招生规模持续扩大。

          占地近千亩的钟馗文化园成为文旅融合的核心载体。园内馗风塔高耸、嫁妹阁精巧、三界桥典雅,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正在建设的VR(虚拟现实)体验馆将让游客通过VR技术化身钟馗,体验斩妖除魔的神话场景。“我们要让钟馗‘从画里走出来’,变成可感知的产品、可体验的场景。”景区负责人介绍。

          在灵璧县韦集镇垓下村,借助“霸王别姬”的历史传说,村民将自家小院改造成主题民宿。2024年,该村获评省级精品主题村,相邻的虞姬镇虞姬村也获批省级“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村”。如今,灵璧的乡村游已形成特色线路:早晨在浍沟镇李宅民宿观看鸬鹚捕鱼,下午到禅堂镇桃花岛参与农耕体验,傍晚去钟馗文化园欣赏实景演出《钟馗嫁妹》。这条从自然风光到历史文化、从民俗体验到非遗传承的完整动线,让游客沉浸式感受灵璧独特的文化魅力,也让传统村落焕发新的生机。灵璧县文化和旅游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33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亿元,文旅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2(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