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苦难中的诗性与光辉——雕塑《艰苦岁月》赏析

        作者:李暨涵2025-07-27 09:03:25 来源:光明日报

          艰苦岁月(雕塑) 潘 鹤

            【藏品的故事】

            雕塑作品《艰苦岁月》,现藏于中国美术馆,由当代著名雕塑家潘鹤于1957年创作,是新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将革命历史的宏大叙事转化为细腻的人性书写。这件作品既承载着新中国成立初期澎湃的革命理想,又以普世的情感共鸣穿越时空,成为艺术性与人文性交织的典范。

            1956年,潘鹤受中央军委原总政治部委托,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创作一幅以“第四野战军解放海南”为主题的作品。但他并未选择当时此类作品通常所表现的胜利场景,而是聚焦于革命低潮时期奋战于海南地区的琼崖纵队。1932年,琼崖纵队在国民党围剿下退守海南母瑞山,仅剩百余人坚持斗争。通过采访琼崖纵队领导人冯白驹,他得知战士们在退守母瑞山原始森林绝境时的斗争细节。当时战士们以野菜果腹、以树叶蔽体,却始终保持乐观精神,其中时任琼崖苏维埃政府秘书长王业熹随身携带竹笛,常以音乐鼓舞士气。潘鹤的创作也由此切入,王业熹吹奏竹笛的情景成为雕塑中“吹笛老战士”的直接灵感来源。

            细读该作品的艺术手法,最明显的在于其写实与浪漫的辩证与交织。作品具体表现了一老一小两名红军战士在作战途中难得休憩的瞬间:老战士正坐在岩石上,消瘦而有力的双手握着笛子,神态安详地吹奏,嘴角流露出一丝微笑;小战士则倚靠在老战士身旁,一手托腮,一手抱枪,稚嫩的脸上露出疲惫而惬意的神情。就整体形态而言,作品采用类三角形结构,老战士的坐姿与小战士倚靠的动势形成高低错落的稳定感,线条与块面结合流畅。老战士身体的微倾与小战士抬头仰望的姿态,形成恰到好处的动态张力。铸铜材质的粗犷肌理强化了人物的沧桑感,而光影流转下的金属光泽又为苦难注入了诗意。就具体人物形象的刻画而言,潘鹤以写实手法塑造了真实可感的细节:老战士面部皱纹深刻,骨节嶙峋,关节粗大突出,破旧军装下依稀可见精瘦的身躯,右脚翘起的脚趾仿佛是在随着笛声打拍子,饱经风霜的面孔和体态印刻出老革命者的坚定和从容。在吹笛之余,其右腿上放着手枪,也预示着随时可能会发生的战斗,侧面体现出当时斗争的危险与艰苦。而小战士的眼中充满对革命胜利的遐思,表现出一个年轻的革命战士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这些对细节的刻画,再现了战争环境的残酷,既真实自然,又具有浪漫主义的动人美感。但作者并未停留于表象,而是通过老战士不闻其声但见其形的“笛声”与小战士的“微笑”之间的对比,赋予作品革命浪漫主义的色彩,将苦难升华为信念的象征,从而在艺术语言和精神内涵两个维度上实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融合。

            《艰苦岁月》的诞生本身就是一场艺术的突围。这种以“苦中作乐”的温情场景取代传统胜利叙事的选择在当时颇有风险。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美术界,深受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革命题材作品普遍聚焦胜利场景的表现与英雄群像的塑造,强调革命的崇高性。但潘鹤将视角从“歌颂胜利”转向“人文温度”,这一突破标志着中国雕塑创作从公式化叙事向人文化表达的转变。1957年3月,作品初稿因“渲染革命低潮”遭质疑;同年5月,该作品在《美术》杂志头版刊发;后在同年举办的建军3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上展出,引发广泛认可。其刻画的感人形象深入人心,也曾一度被误读为红军长征时的情景。

            正是这种对艺术真实性和人文性的坚持,使作品超越了时代,成为新中国美术史中的经典作品。《艰苦岁月》先后被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等机构收藏,并入选《百年中国美术经典》等权威文献,其影响也超出美术作品范畴。1962年,原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将该雕塑改编为同名舞蹈,在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获评委会奖金奖。自20世纪60年代起,《艰苦岁月》被编入全国中小学语文课本,其图像成为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潘鹤曾在自述其艺术理念时说道:“我追求的是人类最崇高的真、善、美。这些特质不会随波逐流,而是融入作品中,使其在不同时代都能散发出艺术的真诚。”《艰苦岁月》的成功,在于它既是一曲革命赞歌,也是一首人文诗篇。潘鹤以雕塑家的刻刀,将历史的沉重转化为艺术的悠长,让雕塑冰冷的材质拥有了温润的热度。当我们在美术馆凝视这件作品时,不仅能看到琼崖纵队的艰苦斗争,更能看到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坚定与乐观的人类群像。正如雕塑中的笛声,信念的力量与艺术的真挚,终将穿越时光,世代相传。

            (作者:李暨涵,系中国美术馆展览部馆员)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2(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