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光之镜”全国百位艺术家自画像特展

        作者:核实中..2025-11-01 08:48:03 来源:中国建筑家网

            (1/3)

            (2/3)

            (3/3)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时光之镜”全国百位艺术家自画像特展
            展览时间:2025/11/08~2026/01/08
            展览地点:[浙江]-杭州市萧山区河上镇石泽下门村泽坞墅2号-(丄美术馆)
            主办单位:丄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群展

          艺术顾问:楼森华

          学术顾问:王凡

          策展人:范增明、陈竟

          策展支持:浮标SIGNAL

          地点:杭州市萧山区河上镇

          参展艺术家:常青,楼森华,金阳平,李文东 ,盛天泓 , 王凡 ,严林芳,贺勋,蔡杰 ,李航 ,白杨,毕立伟,曹一柯,程非子,陈海平,陈晋渔,陈慕续,陈建超,陈嘉茗,陈君,陈竟,常天菓,丁正阔,丁烁,段宇方,方昆,范增明,冯耀午,郭伟璇,郭凯亮,荭树,胡江,胡帅,胡大琳,郝振刚,何欢,何梦雨,黄朝燊,韩潇,金贝儿,蒋博宇,贾志超,康永霞,李志强,李腾,李旺,李铭浠,梁拱照,卢丽丽,陆芳芳,陆地,刘兆东,劳鹏宇,马雷,南渊涵,牛慧明,彭秋根,邱涛,荣黛红,苏双雅,苏云中,沈永生,宋礼珍,童道冰,王家富,王剑波,王海龙,王伟成,之水,王清,王竹,王相启,王迪,王艺奴,王禹,吴漫琪,吴作鑫,吴彩仙,翁军,夏宏飞,夏麟,夏森森,徐明琪,渊遐,余德明,熊永珍,徐丽娟,严珑丹,闫一,闫晓云,叶楠,余春景,于莉莉,杨若澜,袁违,叶林娜。杨丞钧,章信申 ,指月,赵明芳,张赫,张忠城,张斌龙,刘芳,张飞,张守林,庄丹华,周斌,郑小刚,郅伦飞,章毅,朱界峰,张艳,郑鑫鳌


          楼森华:写给《时光之境》  一篇关于自画像的序言         

          在此,全国超百位艺术家的作品汇聚在一起,互相完成自我的洗心革面,共同组成一个时光之镜,这是丄美术馆的创造者林科达先生历经生活的挣扎而不曾熄灭的心愿,他在长期沉浸于自己的艺术追求、用这座美术馆绘出当代艺术的一面肖像后便作辞别。

          这里有很多人的期盼,有我们用双手供奉的对人间太多的注目,有洞察这人世间所听到过的微弱的声音。

          这也应合两千多年前乔达摩·悉达多的彻悟、对人的矛盾和内在的两面性的洞察、天使和魔鬼,灵魂和肉体⋯⋯其实,混迹人世并不容易,这是我们受苦和分裂的地方,唯我们创造的艺术有所谓的物我两忘,但所谓的无我之境,依然要在时光的镜中寻其踪迹。

          人类自画像的历史,在西方是文艺复兴以后从神回到人、从上帝回到自身的历史。自画像在很多近代肖像画的大师那里都是最重要的存在,有时也跻身于大型的历史画当中——大师总是不忘回眸一下自己,从镜子里既看到了国王,也看到乞丐。艺术家们描绘的专注又纠缠,就这样,西方人逐渐从对世界的洞察推展到对语言本身的自觉。正如语言成就了我们的世界,媒介、观念、方式和方法,成就了最大的那幅自画像:人类自身的艺术。

          而在我们中国的艺术史中,那些写真像又是什么样的?是齐物还是秋水,是在水中捞月,还是对影成三人?是山水与花鸟的意境,或是线条挥舞的情韵,我们把自己化成了山河,化成了那些清秀的景致,我们的眼睛是泉水吗?然后我们的文明越来越面临危机,并且是生存的危机。我们开始恐慌,以百年的惊惧引发自我的救赎。

          或许相比于写真“像”,呈现为大象无形山水,作为一个生长着的幻灭的造化境域,才是我们真正的自画像?这让我想起李零先生讲过的话,说中国文化其实是绝地天通,倒是西方文化才是天人合一。

          自然正是这样,通过我们而看到他自己的样子,上帝也是如此。于是我们通过肖像看见了我,肖像中的你也通过我看懂了它自己,这些自画像、它们之间也有观照,一直看着我们。

          艺术史渐渐地从不被表现为重点的肉体的基底层看到了自我这个珍贵的灵魂!看到自己的欲望,从而也看到了自己地狱里的形象,不像起初所愿意看到那个被虚构出来的落在天堂里的样子。天堂自己的样子始终都在,只是一点一点的被我们瓦解了,这使我们看到自己更多的面貌,全方位的、立体的,于是我们被搅乱了,人被表达本身所撕裂、所絮叨。种种展现自我的艺术所呈示的正是这个对立的自我,是它才完成了这个与那个我。自此,我们在这个互相攀扶、互相帮衬和互相鞭挞的时代抵达了自己的彼岸,完成着自己的此岸。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我们沉沦与提升、纠结且对抗,这让周围的一切现实都互相穿透。但是更多的自我却被悬挂在那幅画里面。

          这是自我的标榜,是为了让以后的子女看到这个世界曾经有过永恒的样子。

          我们人。

          这么短暂的我的生命,仅仅是阳光下偶然的一瞥,是时间长河里尤里西斯的哭泣,是蒙娜丽莎的微笑——达芬奇通过她展现了自己成为可视的人。

          自画像——这个仿佛才诞生不久的年轻人,始终安抚着日渐衰老的自己,並由此呵护着孩子、为它所滋养。付出我们的辛艰,兴许你会说,正是这我们理想的模样才抚慰着现实的我们。其实这是真正的我们自己的实现,现实在此非常现实的回到了理想。

          我们人其实是无法看懂别人,我们也不能看懂自己,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别人而看见自己。这也就是说,别人是我们的镜子,抽离到了半空中的人重新注视人间,这会有一个特别清醒的认知,以此明白自己。

          尽管如此,艺术并不是要回到这个闭环,七窍大开的人如何展现我们的聪明和才华呢!无论是文字的,声音的,还是形象的。都要展现我们自己那个矛盾的一体两面。那个儿时的自己与祖先叠在一起,仿如我们在未来的长河里面被一一展现出来的是我们从自己孩子的身上看到希望。从祖宗的神情中看到自己最年轻的一面:透过时光之镜。

          我们是这个时代的原住民,年轻的我们!

          2025.10.12途径休宁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9(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