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李黑地:火舌

        作者:核实中..2025-10-31 09:17:04 来源:中国建筑家网
            展览名称:李黑地:火舌
            展览时间:2025/11/11~2025/12/31
            展览地点:[上海]-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2555-1号-(池社)
            主办单位:池社
            参展艺术家:李黑地

          池社欣然宣布,将于 2025 年 11 月 10 日呈现李黑地的个展 《火舌》。

          此次展览汇集了艺术家近几年创作的十二幅绘画与一件雕塑作品。这些作品超越时间,为艺术家内心风景的映照。其中十二件作品曾展于今年八月刚刚闭幕的香港佩斯画廊同名展览,而一幅全新创作的宏大且充满活力的绘画作品——《九月》,将于此次新展首次亮相。

          在不断的突破与挑战中,李黑地尝试以流动的色彩与形态描绘精神状态与现实经验。其实践犹如一叶小舟漂泊在汹涌激流中,承载着恐惧、不安与身体错位感,同时与悲剧小说和实验音乐的情感强度产生共鸣。 在其画布上,闪烁的光点点缀其间,缝合心灵的波动与裂痕,并与艺术家对在大自然中自由生长、不受束缚的生命力的渴望交织在一起。

          水域般的色块、树干与火焰时不时地浮现于其画面边缘。这种高度的自我觉察驱动着其创作本能。正如艺术家在一次访谈中所言:“这种稍瞬即逝的风格渗透于我的创作之中,它为我提供了空间去探寻被压抑的欲望和试验。” 其画面中常弥漫着雾气般的森林氛围,诡异的场景超越了树木与身体的边界。叙事性形象被撕裂并潜藏在发光的点与线之下,与观者玩捉迷藏的游戏,同时向启发创作的小说与电影致以低调的敬意。

          展览中一件新近揭幕的大尺幅绘画,以压迫性的存在与多层次的复杂性统摄全场。蓝、绿与赭石的半透明色层,与紫色,橙色的闪光交织,营造出像是水域氛围般的场景。人物、植物形态与建筑痕迹在画布中浮现又消散,徘徊在可辨识与抽象之间。其游移的透明感与破碎的透视性暗示着流动的状态——如幻如影般映射出李黑地在创作中不断描绘的内心流域的艰难航行。

          在绘画之外,艺术家也带来一件雕塑作品:《拥抱》,那是一艘小船中卷曲的躯体,象征着脆弱与渡航。 作为一个具象的存在,它也可被视为艺术家对自己存在的隐喻,就像其漂浮于作品与情感的河流之中。整体而言,这些作品拒绝固定叙事,而是展开为一个个感官的场域,在其中,偶然的形体不断地被色彩的消融所打破。在遮蔽与显露、欲望与扰动的交替之间,李黑地对“转瞬即逝”的探索达到了最为动人的表达。

          -沈瑶楠


          关于艺术家

          李黑地,1997 年生于辽宁沈阳,现生活并工作于伦敦。艺术家曾在俄亥俄州参加为期一年的学生交流项 目,随后在南加州的艾迪尔维尔艺术学院学习。其于 2020 年获得伦敦切尔西艺术学院美术学士学位,并 于 2022 年获得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绘画硕士学位。

          其首次个展于上海 Linseed Projects 举办(2022),随后在洛杉矶 Michael Kohn 画廊(2023)以及伦敦 Pippy Houldsworth 画廊(2024)展出。今年,展览《火舌》(2025)在香港佩斯画廊展出,这是其自 2024 年加入该画廊以来的首个个展。近期包含其作品的群展包括:香港 Gagosian 画廊(2023);温哥华 国际当代艺术中心(2023);北京 X 博物馆三年展(2023);上海余德耀美术馆(2023);菲律宾马尼拉大都会博物馆(2024);法国第戎 Le Consortium(2024);纽约 GRIMM(2024);英国赫普沃斯·韦克 菲尔德(2025–26);以及北京 X 博物馆(2025)。其作品被全球众多公共收藏机构收藏,包括俄亥俄州哥伦布艺术博物馆;英国赫普沃斯·韦克菲尔德;乔治亚州亚特兰大高艺术博物馆;迈阿密当代艺术学 院;上海龙美术馆;洛杉矶县艺术博物馆;得克萨斯州达拉斯拉乔夫斯基收藏;意大利都灵桑德雷 托·雷·雷鲍登戈基金会;新加坡达诺托艺术基金会;日本东京上岛美术馆等。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5(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