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最大的建筑艺术门户网站
资讯
新闻
展讯
专题
评论
访谈
趣闻
服务
名家
企业
协会
建站
论坛
互动
欣赏
商业建筑
文化建筑
教育建筑
古建文化
园林建筑
别 墅
知识
史论
理论
视频
技法
鉴赏
保养
#
#
#
推荐新闻
[04月10日]
JIL SANDER 嗅觉系列1 全新上市
[04月03日]
读《基于德勒兹哲学的当代建筑美学》一书后有感
[04月02日]
正印美术开设北京空间艺术品展馆 拓展艺术与空间的边界
[04月01日]
从机器人盖房到零碳社区:5月广州保利展馆预演未来城市
[03月26日]
当水墨遇见代码,色彩遇见数字:晨晓《新富春山居图》的美...
[03月14日]
以创新驱动绿色建筑未来,兆弟控股集团螺锁式异型实心方桩...
[02月28日]
【重磅】亚洲新地标横空出世!广州足球公园"玉玲珑"圆满收官
[02月28日]
泓基集团再获国家级助力!签约细节曝光,全民持股步入最新征程!
[02月26日]
跨越半个地球的色彩:再论晨晓的艺术奇迹
[02月20日]
RLP Asia建筑 | 海大海灏生物创新港
艺术新闻
全部
综合新闻
市场新闻
收藏资讯
拍卖新闻
教育出版
展会活动
中国建筑艺术网:首页
>
艺术新闻
>
上海
张子康个展“生成”在上海开展
在通常的艺术认知中,我们习惯于从图像、形式语言或观念方法等专业层面进入作品。然而,张子康的绘画却提供了一种超越常规学术框架的“生命观看”的母本——它不只关乎技巧、风格或思潮,更关乎生命本身的通透与觉醒。 他的创作,不同于感性主导的图像收集、理性主导的系统建构,或非理性主导的话语强权,而是一种融汇了感性与理性、又超越其上的“灵性”呈现。疫情之后,他的作品愈发凸显出对生命本质的观照:粗砺的肌理、混沌的形体、黑白色调中暗涌的能量,皆是对生命脆弱与韧性的直接书写。它们不属于某时某地,不标榜东方或国际,而是返归生命无始无终的循环本身
[详细+]
2025/09/16 08:55:36
来源:
网络
编辑:
静愚
迈向永恒的足音——《行走的人》开启“罗丹艺术季”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 展厅中的罗丹雕塑《行走的人》 作为与古希腊雕塑家菲狄亚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米开朗基罗比肩的“西方雕塑艺术的三大高峰”之一,罗丹以颠覆性的“真实与自然”冲破古典桎梏,为现代雕塑开辟全新疆域。其创作于1900年的成名作《行走的人》近日亮相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实现了这尊青铜杰作的中国首秀。 罗丹创作的这尊《行走的人》无头无臂,以坚定而纯粹的步伐震撼了艺术史——躯体矗立于两米高柱上,步履坚定如拓荒者劈开时空,残缺处涌动着超越形骸的生命意志。在创作中,罗丹摒弃传统叙事,将“行走
[详细+]
2025/09/15 08:26:33
来源:
中国文化报
编辑:
静愚
王小松的“多维度绘画”与时间考古学
王小松 未完之体(局部) 50×55cm 综合材料 2025年 9月12日,艺术家王小松的全新个展“风化为卷”在上海翡翠画廊举办。 王小松以“风化”为喻,将尘埃坠落、层面褶皱、色彩龟裂与水迹滴蚀转化为可被阅读的历史微痕。通过运用传统五色矿物(青、黄、赤、白、黑),将色彩从文化象征还原为具象的物质证据,使之成为承载情感与意志的显形。 王小松长期致力于“多维度绘画”的探索,将绘画从平面延伸至一个融合材料、空间、时间与感知的复合系统。在本次展览中,作品从“显形”逐渐过渡为“残章”,色粉
[详细+]
2025/09/13 08:49:02
来源:
美术报
编辑:
静愚
上海志松美术馆启幕:以艺术构建东方文化新坐标
9月9日,上海浦东新区再添文化新地标——上海志松美术馆在各界瞩目中正式开馆。该馆由上海妙镛文化中心捐建,是著名雕塑家蔡志松继北京志松美术馆之后创立的第二座个人美术馆,标志着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发展进入南北呼应、双城联动的新阶段。 美术馆确立的四大特色定位引起艺术界广泛关注:其一,致力于构建当代艺术的东方美学体系,在全球化语境中确立中国文化主体性;其二,推动传统文脉的当代转化,使古典精神在现代艺术语言中获得新生;其三,坚持学术纯粹性,建立独立的价值评判体系;其四,打破艺术边界,搭建跨领域创新交流平台。这种定位在当下美术馆运营中具有开创意义。 蔡志松表示:“上海志松美术馆将促进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尤其是当代艺术领域的沟通,并使上海志松美术馆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与跨...
[详细+]
2025/09/13 08:48:09
来源:
美术报
编辑:
静愚
“半山问道——杨雯书法小品暨题跋作品展”在上海开幕
9月10日上午10点,“半山问道——杨雯书法小品暨题跋作品展”在上海市泰晤士小镇钟书阁启幕。现场墨香四溢,引来观众驻足欣赏。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16日,我们邀请您共赴这场书法盛宴, 欣赏艺术之美。 前言 “字虽有质,迹本无为,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虞世南《笔髓论》中这段对书法本质的玄妙论述,正道出了杨雯先生作品中那种源于自然而又超乎象外的精神气质。2025年金秋,钟书阁·风艺术空间以“半山问道”为名,邀观众步入一场跨越时空的审美对话——这里不仅是书法小品的雅集、
[详细+]
2025/09/12 09:15:46
来源:
风艺术空间
编辑:
静愚
“半山问道——杨雯书法小品暨题跋作品展”将在上海开展
本次展览以“小品大境·题跋寻微”为主题,集中呈现艺术家杨雯近年创作的书法小品、山水花鸟国画及汉画像石题跋等四十余件精品,旨在以多元形式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与灵动。 杨雯先生深耕书道多年,其作品既承古法之精严,又具现代之逸趣。 展览中,观众可欣赏到以手卷、扇面、笺纸为载体的书法小品,笔墨简淡而意蕴悠长;山水花鸟画作则以疏朗构图与清雅设色,传递自然之生机与哲思;尤为特别的是汉画像石题跋系列,通过金石笔墨与古朴图像的对话,重构古今之间的精神联结。 此次展览尤为注重传统形式与现代展厅的
[详细+]
2025/09/10 08:57:48
来源:
网络
编辑:
静愚
“王小松:风化为卷”展览将在上海开展
瞬时永恒Eternal Moment200×175cm2025综合材料 当色彩挣脱画布的束缚,开始呼吸、沉淀、龟裂甚至随风飘散,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当青、黄、赤、白、黑这古老的矿物五色,不再是文化的象征,而化为触手可及的物质证据,我们又该如何重新审视艺术与真实的关系?形式何以能超越视觉,成为容纳时间与感知的复合系统?王小松以“风化为卷”为名,邀请我们进入一个创作与消解并行的现场。在这里,每一寸褶皱都记录着时间的压力,每一片剥落的色粉都诉说着存在的痕迹。我们看到的,究竟是艺术的完成,还是它永恒未竟的生命过程?
[详细+]
2025/09/08 09:02:36
来源:
网络
编辑:
静愚
上海中国画院举办全国名家写生作品邀请展
由上海中国画院主办的“上海中国画院成立65周年系列:笔贯山河——全国名家写生作品邀请展”于8月29日—9月14日在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展出。 本次展览是上海中国画院在与山西省书画院“山海之约”写生活动的基础上,邀请了来自中国国家画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画院、江苏省国画院、天津美术学院、河南省书画院、陕西国画院、山西省书画院、安徽省书画院、福建省画院等全国知名艺术机构的艺术家共同参与。共同描绘祖国山河的壮丽气象与时代生活的万千姿态。 “全国名家”板块以“全国视野下的写生探索”为核心,集中展示了包括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全国名家在内的74位艺术家的109件写生作品,作品涵盖山水、人物、花卉、禽鸟走兽、风景等。 写生,是艺术家...
[详细+]
2025/09/07 08:32:27
来源:
美术报
编辑:
静愚
笔墨当随时代 陆俨少工业题材绘画中的传统笔墨和现代转型
20世纪50到70年代,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变革,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上海作为当时新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外滩的工业烟囱和弄堂里的日常生活构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缩影。 陆俨少在20世纪60年代创作特点与其所处的城市建设环境密切相关,此时的他正在尝试突破国画传统技法以及题材的限制来表现城市工业建设。1956年,陆俨少同上海60多位老艺术家成为第一批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进入画院不久,陆俨少遇到了传统文人画转向现实主义创作时的瓶颈,当时上海美术界提倡“笔墨当随时代”,要求画家把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建设作为创作对象。陆俨少作为中国近现代的山
[详细+]
2025/09/06 08:42:19
来源:
美术报
编辑:
静愚
“上海现代”大展开幕全面诠释上海中国式现代化先锋样本
8月28日,由上海美术馆主办,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常熟市文化博览中心(庞薰琹美术馆)、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支持的上海美术馆年度大展“上海现代”开幕,通过“红色烂漫”“摩都日常”“海上新潮”三大板块的翔实叙事展现20世纪以来上海的文化嬗变,集中呈现木刻、宣传画、建筑、设计、油画、国画、摄影、电影、漫画、音乐等多元媒介作品600余件(组),全面解析这座城市的现代化基因和人民创造历史的文明密码。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沿阵地,上海的现代化历经三个阶段的历史蜕变:被动接纳阶段、主动探索阶段、自主创新阶段,每一阶段都烙印着时代精
[详细+]
2025/09/06 08:32:22
来源:
美术报
编辑:
静愚
上一页
1
...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艺术活动
>
博伊斯在中国
开始:
2025/11/11
结束:
2026/08/31
省市:
上海
场馆:
昊美术馆(上海)
李黑地:火舌
开始:
2025/11/11
结束:
2025/12/31
省市:
上海
场馆:
池社
张钊瀛:终身映画
开始:
2025/11/09
结束:
2026/01/15
省市:
广东
场馆:
那特画廊(深圳)
新闻热点
+
more
东方与西方对话 “纸间双影—李旺 张驰双人展”在山西开幕
展览现场。 田露 摄 11月12日,“纸间双影—李旺 张驰双人展”在山西省图书馆开...
以纸板重构艺术史经典 “恍然之视——胡里奥·阿纳亚个展”亮相上海
在传统造物中思考造型语言——从《心河》等作品谈起
谢麟 | 与传统的疏离,绘就执着于艺术的心境
潘鲁生:扎根传统且锐意出新
王犁丨裸者坦荡,春景漫染,他在画作中捕捉反叛浪漫
“行见墨记——邓建强艺术展”将在山东画院美术馆开展
广西三江:“村绘”绘就新生活
最新专题
+
more
红心伟业
红心伟业:由华夏少奇(北京)文化发展中心组织实施,主要宗旨:传承红色资源,发展诗词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主要职能:组织引导全国红色研学及中小学研学旅行,在革命根据地、纪念地、伟人故里等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和红色旅游教育体验;创作红色影视作品;传播红色歌曲等。
张大千
张大千简介(1899-1983)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小名季,又名季爰。号大千、大千居士,以号行。画室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 张 大千 在现代艺坛上,张大千大概是成就最高的国画家了。他精山水、工人物、善花草,还能书会銮,我不知能出其右者谁?比起会画来,张大千...
合作联系
邮箱:
fuwu@meishujia.cn
Q Q:
529512899
电话: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艺术收藏网
中国文化促进会
菏泽市美术家协会
菏泽书法艺术研究会
曹州艺术网
邮箱:
fuwu@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JIANZHUJIA.NET
,All right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