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原副院长、肖峰艺术馆馆长孟云生为学生导览。
1985年,时任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院长的肖峰在奔赴上海的列车上写下《给史论系的一封信》,提出建立美术史论系的战略构想。正是这封信,推动了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的前身——美术史论系的诞生。
40年后,艺术人文学院的师生来到杭州西湖畔的肖峰艺术馆,以行动为缅怀,启动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程。
9月9日上午,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在肖峰艺术馆举行《艺术思考与实践实验课》启动暨“@第一现场”授牌仪式。
本次启动的《艺术思考与实践实验课》是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面向全体大三本科生的一门主干必修课程。该课程由江河与阎安共同策划实施,本学期以肖峰艺术馆为案例教学场所,将美术馆转化为开放的课堂和实验室,实现从“知识灌输”到“体验内化”的范式转变。
课程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体验艺术思考、实践与实验三者之间动态共生、循环促进的有机关系。这不仅是对肖峰先生所倡导的“史论结合、关注现实”精神的当代回应,更是学院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培养打造实践育人的开放大课堂的重要举措。
该课程整合校内外优质师资力量,构建了一个开放的教学大平台,形成多元互补、层次丰富的教学团队,为学生提供多维度、高站位的学术指导。学生们将在教学团队的指导下,完成论文、策展方案、公教活动等多种形式的结课成果。
“@第一现场”是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着力打造的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实践育人品牌。平台通过馆校合作、校地联动、田野调查、课堂延伸等多种形式,构建“大课堂、大平台、大资源”实践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