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的话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让“和平”二字更显出它的价值,我们将本次设计家画展的主题定为“和平颂”,希望以艺术为桥,传递人类对和平最真诚的向往。
我们这次画展的特色是:以“小空间、小视角、小瞬间”为展示方式,进行宏大的叙事:世界和平。让“世界和平”这个永恒的主题,在细微处见深刻、在方寸间显力量。
“小空间”:我们没有选择在美术馆这样专业的展示空间展览,而是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的一方小小空间内举行这个展览。这个展览空间没有专业的布展墙面,没有专业聚光灯的画面投射,但这一空间,它让我们触摸到历史的记忆,更真切地懂得和平的珍贵,其本身就是对“和平”最有力的注解,与“铭记历史、守护和平”的初心紧密相连。
“小视角”:我们没有去描绘战争的壮阔、胜利的宏大,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和平鸽”这一小小的生灵上。它是全球共认的和平符号:古埃及与古希腊将其视为爱的神鸟,在中国传统里,它是传递爱的信使。悠悠千年,为不同地域文化烙下共通的精神印记。1949年,毕加索为世界和平大会创作《和平鸽》,那衔着橄榄枝的灵动身影,更成为了反战与和平的标志性符号,融入了全人类的精神血脉。我们希望借由这只“小鸟”,让和平的理念更鲜活、更贴近人心。
“小瞬间”:和平鸽温顺合群,集群而飞,它是一种灵动的小鸟,艺术家们以心为笔,捕捉下它瞬间的万千姿态:或振翅舒展,或扶摇高翔,或安静守望,或温顺轻啄。这些定格的“小瞬间”,每一种姿态都是一段生命的注脚,而这背后,更藏着人类对理想相处模式的隐喻:集群而不纷争、多元而共融,人类亦当以和平为基,包容差异、拥抱多元,在共生中寻得彼此的安宁与力量。
这份对和平的诠释,其实也呼应着东西方哲学对“和平”的深层思考:无论是西方传统哲学追求的“理性秩序”“城邦正义”,还是中国传统哲学倡导的“内心安宁”“天人合一”,本质上都是对暴力的批判、对更好生存方式的向往。而和平的核心,始终离不开“内心之平”的安宁、“人际之平”的和谐、“天人之平”的共生——这既是我们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此刻,我们仿佛也如一群“和平鸽”,在这份相聚与共鸣中,触摸到了“内心之平、人际之平、天人之平”的温暖。愿本次“和平颂”画展,能成为传递和平力量的小小窗口,让更多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主办单位:WEDO艺术委员会、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江苏省美术家协会设计艺术委员会、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
承办单位: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设计艺术家专委会、南京市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东方红木艺术馆
展览地点: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南京市安德门大街48号)
展览时间:2025年8月31日—9月8日
策展人:何晓佑、应放天、廖军、吴先斌
艺术总监:杨志麟
展览总监:张玉春
学术主持:李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