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学脉相承·陈振濂书法作品展”在甬开展

        作者:俞越2025-08-31 09:10:07 来源:美术报

          8月28日,由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江北区人民政府、西泠印社、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沙孟海书学院、陈振濂书学馆、陈振濂文艺大师工作室承办,浙江大学书法美育馆/陈振濂书法美育馆、宁波美术馆、宁波市书法家协会、宁波印社协办的“纪念沙孟海先师诞辰125周年 学脉相承·陈振濂书法作品展”在宁波美术馆开展。

          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范庆瑜宣布展览开幕,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致答谢辞,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区长许会祥,宁波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劲,荣宝斋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包岩先后致辞。

          开幕式上,陈振濂书学馆“书画鉴藏学研究中心”成立,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印、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金晓明共同揭牌。

          以展览敬献沙老

          此次展览以“学脉相承”纪念沙孟海诞辰125周年为主题,分为“陈振濂宁波·书法作品捐献作品展”“印史溯往录作品展”“篆刻近世录作品展”三个子展览。

          其中,捐献作品展呈现其捐赠宁波市江北区的60件书法作品,这些作品中,横匾条幅对联横披中堂尺页扇面均有,旨在为宁波和书学馆积累一笔丰富的藏品资产序列。且捐赠多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唐诗宋词名句格言为主。“这一举措,是对乡前贤艺术巨匠沙孟海先生的礼敬,也是在外游子对宁波家乡文化建设的重要祝愿。”陈振濂表示。

          “印史溯往录”是为纪念沙老125周年诞辰、宣传其学术思想、表达崇仰之心,而特地筹划的专场活动。通过组织阅读沙老传世著作《印学史》、形成札记心得并转化为书法作品,最终呈现一场专题展,共展出作品50件。

          “篆刻近世录”是在写完“印史溯往录”50件之后,陈振濂想到倘若对沙老作历史定位,需要再增加一个近百年、近现代史的视角。于是拟题20目,从缶翁吴昌硕、悲庵赵之谦、二弩老人赵叔孺、黄宾虹、齐白石、海上缶门、浙派王福庵、粤川派四子黄士陵、西泠四子、《印学概论》现象、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篆刻活动、来楚生陈巨来张鲁庵、君匋艺术院等等,先以此为背景叙述。再来看沙孟海先生创作的特征:重古玺而不入流派,还有理论文章的《印学概论》《沙村印话》《印学形成的几个阶段》诸多著述,显然是一种以特殊的、无可替代的以文史考古学者身份治印,和以独立的学术立场取法古玺汉印实践,共呈现作品20件。

          让大家“阅读”的展览

          走进展厅,可以看到每一位观众都在仔细地阅读着书法的内容,时不时对照着旁边的释文,看是否识读准确。这与以往一扫而过的观展方式有所不同。

          据了解,此次展览特别为每件作品都做了详细的释文。“我想以这样的创新姿态,办一个前所未有的复合性书法展览:宗旨是纪念沙孟海先师诞辰125周年,同时兼带着对古代3000年印学史和近代100年篆刻史的梳理;使一个社会意义上的纪念性的展览活动,不仅具有赏美的价值,也有思想和学问的价值。”陈振濂表示,希望读者通过阅读,可以了解沙孟海的印学观念,来完成一次书法的普及。

          展览将展至9月14日。

          开幕式后,举办了学脉相承·陈振濂书法作品展览主题交流会,以“‘学脉’——恢复书法艺术展览‘叙事记史’的阅读功能”为主题展开讨论。

          陈振濂解读交流会讨论主题,金晓明,包岩,深圳美术馆馆长朱建军,浙江省博物馆馆长纪云飞,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凌利中,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原局长、书画鉴藏研究专家祝君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研究所副所长洪厚甜,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评论家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崔勇波,西泠印社理事、浙江省书协副主席、宁波市书协主席蔡毅,浙江大学书法美育馆馆长程艳旗,宁波出版社社长袁志坚等嘉宾出席会议。会议由沙孟海书学院院长、宁波市书协副主席钱丁盛主持。

          当天上午,《鉴藏·中国收藏鉴定学刊》(第二卷)(以下简称《鉴藏》学刊)首发式暨中国书画收藏鉴定学术交流会在宁波美术馆4楼举行。陈振濂、包岩、祝君波、凌利中、纪云飞、洪厚甜、丁竹英共同为《鉴藏》学刊揭幕。蔡思超、张东升、赖钰匀、樊祎雯等作者代表现场作汇报发言。

          《鉴藏》学刊由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大学中国书画文物鉴定研究中心主任陈振濂主编,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分上下册,分为“作品考证”“人物鉴藏”“国外收藏”“方法论及其他”四个部分,达90万字,其中所收学术论文,以“鉴”为主,即使谈“藏”,也是“收藏史”而不涉当代。

          此外,陈振濂《中国书画鉴藏史丛札》书法学术特展同期在陈振濂书学馆展出,展览截止至9月10日。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8(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