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琉光璃彩中的万千气象

        作者:刘源隆2025-07-13 09:08:59 来源:中国文化报

          “琉光璃彩——淄博琉璃艺术展”现场     本报记者 卢旭 摄

          琉璃,取材于山岩矿脉,由烈火淬炼塑形,呈现万千姿态,经历代匠人雕琢,从朴拙渐趋精妙。近日,“琉光璃彩——淄博琉璃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180余件(套)跨越古今的琉璃珍品,讲述着泥土与烈火互为幻化的东方传奇。

          淄博是中国早期琉璃工艺的重要中心之一。早在3000年前,我国已有琉璃生产的记录,在山东的春秋战国和西汉时期的古墓中,就曾发掘出大量的圆珠、管珠、琉璃璧、琉璃剑饰等琉璃文物。

          1982年,在淄博博山大街百货大楼工地发现的元末明初琉璃窑炉遗址群,是迄今为止国内已发现最早的古琉璃窑炉遗址,包含1座大炉和21座小炉,证实了当时博山已形成规模化生产,由此,淄博博山也被认定为中国琉璃的起源地。

          明清时期,博山琉璃业日臻鼎盛,开始为宫廷制作琉璃,产品更辐射全国乃至海外。据文献记载,博山工匠群体曾供职清宫造办处,并将宫廷玻璃技艺反哺故里。

          淄博市博物馆藏的战国“琉璃珠”是本次展览中最古老的展品之一,其色泽青碧,光润细腻,带给人静谧深沉的视觉享受;不远处,一枚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堆镶彩料筒形白料珠”以蓝色、绿色玻璃为基底,镶嵌白、黄等色同心圆图案,斑斓绚丽,在中国古代它也被称为“蜻蜓眼”。

          本次展览不仅追溯了琉璃制作技艺悠久的历史根脉,更展示了现当代琉璃艺术的发展。琉璃内画大师薛京万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和平之春》内画瓶是展览的重点展品之一,瓶身高42.4厘米,器型饱满庄重。透过晶莹的瓶壁,可见内画大师以特制的弯头勾笔在壶坯内壁反向运笔描绘出的繁花似锦、春意盎然之景。这是国庆10周年的献礼之作,笔触间洋溢着新生的喜悦与匠人的赤诚。展品旁,琉璃内画技艺非遗传承人正现场演示笔尖与琉璃的奇妙“共振”,观众屏息凝神,看那纤毫之笔在方寸内壁游走,勾勒出万千气象。

          展厅中,一抹温润如蜜的澄黄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这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孙云毅的作品《鸡油黄编钟》。它以传统青铜编钟为形,却通体采用名贵鸡油黄琉璃精铸而成,透光莹亮。

          鸡油黄琉璃色泽呈正黄色,光泽晶莹,抛光后似被酥油浸润,因此被称为“鸡油黄”。鸡油黄琉璃在明初兴起,盛产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被尊为“御黄”“黄玉”,制作工艺曾一度在我国失传。据孙云毅介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他和父辈一起历经十多年反复试验,终于在2007年复活了“鸡油黄”技艺。

          “00后”工艺美术师孙启烨的《琉璃凤冠》在展览中极为亮眼。这件作品以琉璃的幻彩消解了传统凤冠的沉重,让威严的礼器化作轻盈灵动“可佩戴的光之雕塑”,引得观众纷纷驻足拍照。

          “这是我们根据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热门文物九龙九凤冠复刻的作品。作品用到了琉璃的脱蜡工艺,由4800颗琉璃珠镶嵌而成。因为琉璃烧制遇热容易裂开,上面的九龙九凤经历了数次失败,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完成。”孙启烨说。

          最令人震撼的当属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任波与淄博市工艺美术大师唐珍珍合作的《千环璀璨琉璃裙》。高168厘米的“裙身”,竟是由7000枚手工烧制的琉璃环编织而成。裙摆铺陈开,灯光穿透层层叠叠的琉璃环,折射出彩虹般的万千光晕,在地上投下流动的光影。

          灯工技艺是琉璃热成型工艺之一,利用琉璃的热塑性和可熔性特点,以多彩的料条为原料,通过加热、塑形、粘接等创作出美轮美奂的琉璃艺术品。展览中,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宋苗和女儿王一凡共同创作的《十二花神系列》、“95后”工艺美术师刘媛创作的《蝴蝶灵蛇花冠》等灯工琉璃作品,都展现出创作者对造型美学的精妙把控,每件作品都凝结着“火中取艺”的惊险与诗意。

          本次展览的视觉呈现也十分惊艳。展厅内,设计师巧妙搭建的竹林、牡丹等艺术场景,为观众提供了更加立体、沉浸的体验感。

          《颜山杂记》记载:“琉璃,石以为质,硝以和之,烈火淬之,幻彩方生。”三千年炉火不熄,八百里琉光永续。从战国朴拙的珠饰,再到当代如梦似幻的琉璃华裳,这场“琉光璃彩”之旅,不仅是一次对中国琉璃技艺千年文脉的深情回溯,更是一场琉璃艺术不断创新的当代宣言。离开展厅时,一位老者驻足回望那流光溢彩的琉璃裙,轻声感慨:“普通的矿石熔炼成琉璃就变得如此光彩夺目。这人间的匠心,才是真正点石成金的魔法。”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79(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