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明 《山水情》水墨动画美术设计稿 40×90cm 纸本水墨 中国动漫博物馆收藏
在被问到“原创动画从想法到落地的关键”时,腾讯视频星动工作室顾问佘媛媛的回答没有套路,只有三个被行业验证的底层逻辑。
第一重底色:纯粹的热爱,是穿越行业寒冬的“燃料”。“做动画需要‘赌上信仰’。”她直言,腾讯内部曾有疑问:“为什么一个项目要做十年?”她的答案是:动画不是“快速迭代”的生意,而是需要长期投入的事业。
行业里不乏“两年转行”的案例——游戏行业的高收入、快节奏,总在诱惑着动画人才离开。“如果不是真的热爱画画、热爱动画本身的魅力,很难坚持。”她回忆自己入行的初心:“小时候看《山水情》,看到山水间的情感流动,当场哭了。那一刻我就知道,我要进这个行业。”
但热爱之外,更要清醒认知:动画是工业,不是个人战场。“你需要投资人、市场、用户的共同认可。用户需求复杂多变,外部因素对认知的冲击远超预期,若没有热爱支撑,很容易在中途放弃。”
第二重选择:想清楚是“表达自我”还是“服务用户”。“原创动画的起点,决定了它的路径。”佘媛媛指出,创作者需先明确核心目标:是纯粹艺术表达,还是打造服务于某类用户的“商品”?若选择前者(艺术表达),需要找到包容的资源或“天生圣体”般的支持;若选择后者(商品),则必须学会与市场对话。“我们常遇到这样的创作者:带着热情讲完一个故事,却发现逻辑漏洞、节奏混乱。我们会残忍提醒:‘这个方向可能走不通。’”
她建议年轻创作者:“如果擅长表达但不懂市场,一定要找懂沟通的合伙人。这不是妥协,而是在卷市场中‘活下来’的智慧——坚守艺术底线,也要倾听用户需求。”
第三重关键:讲好一个“3分钟抓住人”的故事。在佘媛媛看来,无论IP改编还是原创,讲故事的能力都是国产动画的“短板”。“日本漫画改编漫画很普遍,因为漫画已积累了用户认知;但原创动画没有任何数据支撑,必须在开头3分钟内让用户明白:这是类型?你要讲什么?提供什么价值?”
佘媛媛以平台数据为例:“黄金3分钟定律在动画领域同样残酷——前3分钟没抓住观众,大概率直接会被划走,除非后续口碑爆火才有机会回头。”如何破局?她提出两个核心:一是明确故事类型(惊悚/玄幻/恋爱等),让用户快速归类;二是视觉表达避免老套。“3分钟里,用户可能刷个短视频、打局游戏,凭什么选你?视觉新鲜感是第一门槛。”
此外,她强调“文本能力”的重要性:“游戏、动画都需要优质文本。我们缺的不是美术技术,而是能把故事讲得细腻、动人、有记忆点的文本。当美术、动画技术与顶级文本结合,就能诞生伟大的作品。”
对于创作者的困惑:“我的作品拿了奖、豆瓣9.0,为什么用户不喜欢?”“因为你面对的不是‘宏观用户’,而是具体的‘微观个体’。”她用“人货场”理论解释:“cosplay再精彩,也不适合年夜饭桌上表演——找到对的‘场域’,才能让作品被正确接收。番剧、电影、短剧、游戏……不同场域需要不同的表达形态,初期与投资人充分沟通,比盲目推进更重要。”
从星动工作室的跨媒体布局,到原创动画的“三重法则”,佘媛媛的分享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动画的“长期存活”,需要热爱的纯粹,更需要对市场、用户的清醒认知。
动画不是烟花,而是一棵需要慢慢浇灌的树。我们要做的,是为它找到合适的土壤、阳光和养分,让它在不同季节里,都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厉亦平编辑整理,本期部分图文来自wuhu动画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