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莫奈的印象

        作者:核实中..2009-11-11 21:51:37 来源:中国建筑家网

          睡莲的谜咒


            莫奈1904年创作的《睡莲》是他睡莲系列中最好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晚年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在去年伦敦富苏比的拍卖中,拍出了18,500,000英镑(约为36,724,350美元)。拍卖从800万英镑一直拍到最终价格,作品是由一个亚洲的私人收藏者通过电话竞价获得的。这是莫奈作品中第二次拍卖最高价,之前的拍卖价格纪录是3300万美元,由莫奈1900年创作的《睡莲》在1998年伦敦苏富比创造的。苏富比印象派和现代艺术部门的联合主席Melanie Clore说:“我们对于这次的拍卖结果非常满意,莫奈1904年的《睡莲》达到了这种在伦敦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拍卖的最高价格纪录。”

            但是,从《日出印象》到《睡莲》,所有人都觉得他的画风发生了改变。《睡莲》的风格好像已与印象派刚出现时的风格有所不同。在湖蓝的水面上,“睡莲”的红花白蕊简洁、飘逸。几笔涡形的绿色勾画出水的波动,造成闪动的效果。画面上的蓝、白、红等色彩充分体现出来,视觉印象非常强烈。这幅作品用率意的方法,以超出写实的严谨,达到一种中国艺术“写意”的形态,体现出一种精神自由状态中的梦幻感。无疑,它构思的奇特、笔触的灵动、境界的高远,都美妙无比。这与其年轻时的作品相比,显得更加地安静与温和,这不但和他的年龄变化有关,也与其心理上的变化有关。晚年的莫奈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有关《睡莲》的创作当中去了。评论家瓦多伊的评价是:“在这些画里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美,它兼备了造型和理想,使他的画更接近音乐和诗歌。”

            睡去又醒来,你会发现陈旧的理想替代不了现实。睡莲总是沿袭理想的旧梦,印象中现实,现实中理想,它们时刻纠缠你复苏的态势。还要沉睡多久,才能把属于自己的希望攫取?新问题散发出来的老滋味,像莫奈《睡莲》前的谜咒,谁也无法解开……

            谁把“莫奈”带走了

            不论是肖恩·康纳利的《偷天陷阱》,还是皮尔斯·布鲁斯南的《天罗地网》,关于艺术盗窃的影片只在乎带给观众过程的享受,完全不顾及案件后果。原因可能是艺术品是沉默的个体,它们无法说出自己的经历,以及被盗后的用途,于是只能用演员的表演来推动票房。

            近日,3名蒙面持枪劫匪在苏黎世布尔勒收藏展览馆抢走了著名画家保罗·塞尚的《穿红背心的男孩》、埃德加的《卢多维克·勒皮克和他的女儿》、文森特·梵高的《正在开花的栗树枝》和克劳德·莫奈的《在维特尼的罂粟花田》,4幅传世名作总价值1.13亿欧元,可能是迄今为止欧洲最大的艺术品抢劫案。瑞士失窃4幅名画再次把我们的注意力拉回艺术盗窃案上,为何会发生此类案件?谁又是幕后的推手?

            “用一个理论来概括所有的艺术失窃案件并不现实,但我想这对那些不聪明的犯罪嫌疑人来说是一场智商测试,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没通过测试。”经营着一家艺术品追回公司的詹姆斯·明茨说。

            而现在的艺术盗贼们似乎已经不满足于通过与博物馆的安保系统周旋而得到价值连城的艺术品了,他们现在更愿意通过暴力手段,大摇大摆地进入博物馆,在与保卫对抗的过程中将艺术品放入口袋扬长而去。大部分艺术盗窃研究专家表示,艺术黑市大体上还是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因为许多被盗或被抢的大师作品都是举世闻名的,盗贼得手后根本无法出手。可能很多窃贼其实都和保险公司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支付给窃贼一笔酬金,当然这笔酬金要低于艺术品保价。调查员指出,很多艺术品都莫名其妙地归还却没有对外解释归还的方式以及窃贼是谁。现实也可能是,除非是一位对艺术极度痴迷的艺术大盗,拥有这些大师的艺术品后并没有想过要出手挣钱,只是想永久地拥有它,否则艺术窃贼肯定不是最聪明的窃贼,因为最聪明的窃贼一定会直接偷钱,或者偷容易换成钱的东西。

          作者:王威斯 来源:精品网 责任编辑:杨小薇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1(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