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最大的建筑艺术门户网站
资讯
新闻
展讯
专题
评论
访谈
趣闻
服务
名家
企业
协会
建站
论坛
互动
欣赏
商业建筑
文化建筑
教育建筑
古建文化
园林建筑
别 墅
知识
史论
理论
视频
技法
鉴赏
保养
#
#
#
推荐新闻
[06月17日]
以数据为尺,以经验为准:牟元成构建工程管理的数字化脊梁
[06月16日]
建筑企业破局新赛道!中国上海建设网,开启行业共赢新时代
[06月12日]
《皛白:从河西走廊到东方禅境的佛系造园师》
[06月11日]
立邦“未来之星”青年设计师大赛2025赛事启动,聚焦文...
[06月10日]
句集文化杨毅斌作品 | 蒙泰集团公共空间艺术品-科技楼...
[06月06日]
美的楼宇科技高效机房赋能鼎好DH3,打造城市绿色更新标杆
[05月30日]
打造最浪漫的时代坐标,DR全球总部诠释建筑新哲学
[05月30日]
RLP Asia绿创未来|事务所亮相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
[05月30日]
RLP Asia绿创未来|事务所亮相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
[05月28日]
INFINITE高端卫浴制造商
美术史论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中国建筑艺术网:首页
>
美术史论
>
美育研究
《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简介(作者:袁济喜)
《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定价:26.00,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本书是目前首部对中国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全书35万字,共分三编。第一编为《传统美育的发展历程》,包括六章,全面梳理了从上古到明清美育的发展历程;第二编为《传统美育的多维透视》,包括五章,分别探析了儒道两家人格境界和自然之美同美育的关系,深入分析了审美心理特点,并梳理了传统美育的实施途径,从经与纬两方面对中国传统美育进行了系统整理与研究。第三编为《传统美育的现代转型》,包括四章,指出传统美育的当代困境和际遇,在对传统美育的反省和审视的基础上对其当代人格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思考。本书的目的是力图在反顾传统中以传统为坐标,重新定位今天中国的人格建构方向,重新认识同人格建构具有天然关...
[详细+]
2009/09/10 09:24:3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走向峰巅的西方近代美育思想(作者:罗中起)
西方中世纪文化既是古希腊文化的继续,又是它的反动。所谓“继续”,是因为基督教的理性精神同希腊的至善主义的理性精神有其相承的一面;所谓“反动”,是因为基督教的理性是以神为本的文化精神,而希腊理性在其实质上是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中世纪的神本精神漠视尘世生活,抑制人的个性,把人性“归到神的怀抱”,因此它阻碍了人性的发展,也抑制了美育思想的发展。 西方美育思想的真正发展,是在文艺复兴以后。“人的觉醒”使人的问题真正成了西方文化关注的中心,特别是成了哲学研究和观察的中心。其间,对人性“自由”的理性思辨和不同解说,已不是希腊文化精神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对人的本质的哲学思考。这...
[详细+]
2009/09/10 09:24:0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国美育形态的古今转换和历史变迁(作者:吴东胜)
人类早期的美育大多借助于原始的综合艺术。在相当长的传统社会里,美育实际上是一种综合的艺术教育。但是,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实践方式,从总体上呈现出美育逐步独立、越发纯粹的趋势,更展示出中国美育传统形态现代转换的历程。 (一)美育是乐教。 从美育的实践形态来看,中国上古时代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教是传统美育最基本的存在形态。由于诗歌、音乐在上古教育中的地位较为重要,所以,人们又称之为诗教、乐教。孔子说,人生的成长进步之教育大多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人们把中国古代的美育称为乐教,主要是由于乐是早期中国艺术的母体,且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郭沫若说:“中国旧时的所谓乐(岳),它的内容包含得很广。音乐、诗歌、舞蹈,本是三位一体不用说,绘画、雕镂、建筑...
[详细+]
2009/09/10 09:23:2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国古代艺术的教育方式及其现代意义(作者:鲁庆中)
中国古代的艺术教育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丰富成熟的教育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法和风格。其中的许多方法仍然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延续着,而且其许多的方面正为今天的艺术教育所欠缺,因此,发掘古代艺术的教育资源对今天的审美教育、艺术教育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也是我们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创建新的时代文化义不容辞的责任。但遗憾的是,笔者翻看了许多的教育史、艺术史、美学史、美术史及工艺美术史等有关方面的资料,独不见中国古代艺术教育的影子。看来目前对中国古代艺术教育经验的整理与总结做得还相当的不够。因此,笔者仅就自己所见闻,对中国古代艺术教育的方式从总体上略作梳理,以期能对之增砖添瓦或筚路篮缕,自不免疏漏不全,或偏颇不周,祈愿方家教正。 一、 怎样理解中国古代艺术 说起整理中国古代艺术的...
[详细+]
2009/09/10 09:22:5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大学素质教育系列中的艺术教育问题研究(作者:杨岚)
目前中国的艺考热持续升温已引起多方关注,喜者认为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新文艺复兴之兆,忧者认为艺术教育被应试教育异化并无原则泛滥降低了艺术水准,对艺术健康发展不利,而无论如何,现实是:中国的艺术教育和艺术产业都在大规模扩张,文化产业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而发展势头最强的是文艺产业,艺术市场已成为投资热点,艺术品从展览馆走入千家万户;国际文艺活动广泛开展,艺术交流已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而且往往是为进一步的经济、政治交流开路铺道;娱乐业形成密布城乡的网状市场,成为文化经济的活跃点。丰富的文艺活动在多媒体辅助下多层面的广泛开展,提高了民众的艺术素养,各种民间艺术比赛和展演的水准越来越高,也是艺术大众化、生活化的标志。这些迹象表明,艺术热不是暂时的风潮,而是伴随社会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提高而出现的...
[详细+]
2009/09/10 09:22:1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书法何为 ——论书法在古今社会文化中的变迁和在全球化时代新位的重建(作者:张法)
随着中国的经济在全球影响日增,人们开始思考中国经济后面的文化因素。对中国文化的思考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古代与现代,古代中国以一种不同于各古代文明(包括已经消亡的埃及、两河流域、玛雅……和一直承传的文明,如西方、印度、伊斯兰……)的独特光彩显耀于世界,让人产生一种久久的敬仰;现代中国以一种独特的不同于其它文化(如日本、俄罗斯、印度、土耳其、巴西……)现代性历程的独特道路而显目于世界,让人们产生一种新的惊奇。而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又有一个统一的心灵,用美国学人的话说,一种中国中心的特质,贯串于其中。当世界要理解中国,当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书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文化意义。 然而,书法的重要性在现代中国受到了忽视,谁...
[详细+]
2009/09/10 09:21:4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书法在何处辉煌(作者:张法)
当毛泽东静躺在精致的纪念堂里,再也不能用巨手写他那龙飞凤舞、气势磅礴的墨宝时,政治精英必须具备诗文和书法学养的千年传统最后地消失了,辉煌过数千年的书法艺术也因此被历史划上了迟到的句号:沦落为一种平平常常的艺术。在各门艺术中,书法的排行也很为靠后。其实,如果不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少从1860年洋务运动开始,当中国的精英阶层意识到世界绝不像国人几千年来所描绘的那样的时候,书法从文化高位的跌落过程就开始启动,不可逆转。 在古代的文化氛围中,用笔写字,不仅是写字本身,它与文化中的一切重要因素紧紧相关联。大如宇宙,奥如心灵,庄严职朝廷的典章制度,风雅如士大夫的闲情逸趣,通俗如民间的节庆仪典,无一不有书法在其间发挥着重要功能。 为什么中国文字会以方块字最终定型,这是一个饶有趣味的...
[详细+]
2009/09/10 09:21:1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书法作为艺术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作者:张法)
中韩书法展在京举行的时候,似可说,既反映了一种全球化时代的新的艺术观的崛起,而且把这一新的艺术观作了有力的推进。也反映了全球化时代一种审美潮流的出现,而且将对这一审美潮流以一特殊的新貌。下面兹讲三点: 一,书法与全球化时代的艺术 自20世纪90年代人类进入全球化的一个新时代(以电子传媒,跨国资本,消费社会,大众文化为主要特征)以后,书法的重要性逐渐显示出来。自现代性以来,西方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西方艺术体系也成为世界的艺术体系的主流。西方艺术以六大艺术(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文学、戏剧)为其基本结构,后来又加上电影(第七艺术)和电视(第八艺术),形成一种艺术体系。这一艺术体系,是与其它文化的艺术体系,特别是在人类历史中发挥过重大作用的文化(如中国文化...
[详细+]
2009/09/10 09:20:1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论艺术研究的实践论视界(作者:王元骧)
关于艺术的实践性问题,我从1994年夏天开始就对它发生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的认识也在逐步明确、充实和完善。现在把我最近的认识归纳为以下五个问题作些简要的论述,就正于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同志们。 一、实践概念的涵义与艺术实践性的定位 实践是确立目的、通过意志努力、在对象世界实现目的的过程。它与认识相对。如果说,认识是理智的活动,是外部客观事实向主观内部意识转化的过程,是人们为了获得对客观外部世界的“知”;那么实践则是一种意志活动,是主观内部意识向外部客观事实转化的活动,是人们按照自己的理想愿望来实现自己主观目的所采取的一种“行”。所以黑格尔认为:“理智的工作仅在于认识这个世界是如此,意志的努力即...
[详细+]
2009/09/10 09:19:5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抓住”和培养年轻戏曲观众群体(作者:张宏梁)
有戏曲工作者在高校进行调查的时候,当问到戏曲如何发展时,有年轻人不无调侃地说:“那是老年人的事”。这话不能不引起关心戏曲命运前途者的思考。要繁荣戏曲事业,或者说,要使戏曲在文化天地里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抓住”和培养年轻观众,尤其是“抓住”和培养大学生戏曲观众群体,让他们成为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一 戏曲的生存和发展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与文化生态平衡、文艺生态平衡、精神生态平衡密切相关的问题,受着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 近年来,文艺生态批评成为美学文艺学领域的热门研究对象。有人把“文艺生态学”与“生态文艺...
[详细+]
2009/09/10 09:18:3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上一页
1
...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艺术活动
>
花彩海上
开始:
2025/11/21
结束:
2025/12/21
省市:
上海
场馆:
上海海派艺术馆
希言·何光个展
开始:
2025/11/22
结束:
2026/01/18
省市:
上海
场馆:
上海鸿一美术馆
景德镇考古新发现
开始:
2025/11/21
结束:
2026/03/29
省市:
香港
场馆: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
新闻热点
+
more
“花间集·相映生辉——当代花鸟精品展”将在北京开展
展览前言 “花间集”其意深远,是对“花鸟”这种艺术主题的诗意诠释。花与鸟,是自...
“夜·香港——林天行个展”将在香港开展
“周京新:有鱼”将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
“湖山放怀——牛朝山水画作品展(扬州站)”将在扬州市美术馆开展
“日常的凝视——杨怀武、王犁、秦修平作品展”将开展
何加林:他是一位真君子,待人真诚,敢言敢为
2026年“欢乐春节”吉祥物“吉祥马”发布
3.3万人在家体验“修复”文物——“烂泥”捏出文物保护新故事
最新专题
+
more
红心伟业
红心伟业:由华夏少奇(北京)文化发展中心组织实施,主要宗旨:传承红色资源,发展诗词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主要职能:组织引导全国红色研学及中小学研学旅行,在革命根据地、纪念地、伟人故里等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和红色旅游教育体验;创作红色影视作品;传播红色歌曲等。
张大千
张大千简介(1899-1983)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小名季,又名季爰。号大千、大千居士,以号行。画室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 张 大千 在现代艺坛上,张大千大概是成就最高的国画家了。他精山水、工人物、善花草,还能书会銮,我不知能出其右者谁?比起会画来,张大千...
合作联系
邮箱:
fuwu@meishujia.cn
Q Q:
529512899
电话: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艺术收藏网
中国文化促进会
菏泽市美术家协会
菏泽书法艺术研究会
曹州艺术网
邮箱:
fuwu@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JIANZHUJIA.NET
,All right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