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泥土芬芳入画来

        作者:阿勒得尔图2025-11-12 09:00:06 来源:中国文化报

          观众在参观农民画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供图

          近日,为期一个月的“艺术点亮乡村——首届农民画省际交流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举办,集中展出了来自内蒙古、浙江、山东、重庆、贵州、新疆六省区市的农民画,这些兼具艺术性、地域性的画作,以饱满浓烈的色彩、真挚质朴的笔触,定格了新时代乡村生产生活的火热场景,勾勒出中华文化多样包容、各地乡村同奔共富的图景。

          农民画不局限于农民

          农民画诞生于我国20世纪50年代,多系农民自己创作的展现农村新面貌、新气象、新生活的画作。进入新时代,农民画的创作题材更加广泛,创作群体也不再局限于农民。

          郭欣然是内蒙古师范大学设计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她来自乌拉盖草原,草原的风吹草动、牧歌悠扬,深深烙印在她的生命中。她系统学习了艺术设计与绘画技法,并将所学运用到农民画的创作中。她创作的《草原深处我的家》入选“大地绘彩——2025年农民画大展”。谈起这幅被称为“牧民画”的作品,郭欣然说:“我来自草原,热爱草原,草原滋养了我,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我想尽我所能将草原文化传播出去,为家乡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越来越多像郭欣然这样的年轻人加入到农民画的创作中。据贵州省文化馆党委书记陆勇昌介绍,贵州省农民画的创作群体偏年轻化,参加此次交流活动的画家以“80后”为主。来自贵州毕节市大方县农民书画院的年轻画家周秦便是其中一位。周秦自2008年便在大方县马场镇抬沙小学开展农民画进校园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农民画爱好者,为大方县农民画传承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来自新疆的参展作品《大枣》出自小学教师米那瓦尔·木台力甫之手。米那瓦尔是新疆农民画的骨干创作者,作品在全国各类农民画大展中展出,其中,《葡园欢歌》入选了“大地绘彩——2025年农民画大展”。

          扎根乡土、源于生活

          乔美英是内蒙古农村牧区文化示范户,此次活动,她携作品《共谱华章》参展。该作品以套色剪纸的方式呈现,前景是鄂尔多斯新娘举哈达,寓意真挚祝福;背景是人们跳筷子舞、顶碗舞的场景,展现草原风情。画作融合了婚礼仪式、生态符号与吉祥愿景,极具地方特色。

          “内蒙古的农民画也称‘牧民画’,在长时间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质朴率真、夸张浪漫。内蒙古农民画常常以当地的民俗、生产和生活为题材,画面充满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是研究当地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标本。”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馆长戈力平说。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通过“区县选拔、市级复选”的方式筛选出20名农民画家参加农民画省际交流活动,画作涵盖民俗、田园、乡村新貌等多个主题。

          68岁的土家族农民画画家刘正忠在重庆小有名气,他擅长以油画形式展现土家族农耕生活与乡村变迁,其作品多次入选市级群众文化艺术展览。这次的参展作品《金色土地》是他历时3个月深入黔江田间地头采风创作而成,生动描绘了丰收时节的乡村图景。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视觉艺术中心主任张力说:“‘把庄稼种在纸上,把政策写进画里,把幸福挂在家门口’,不仅精准诠释了农民画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更道出了农民画扎根乡土、源于生活的本质。”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81(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