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墨润风骨,自成“金光”——吕金光以“金光图式”创书法新境

        作者:庄木弟2025-10-28 08:39:20 来源:当代书学讲堂

          在当代书坛,他的崛起堪称一部从乡村走向殿堂的传奇。他个子不高,一双深邃的眼睛里藏着对书法线条的极致敏感与创作直觉。他操着一口带着乡音的普通话,听来别有韵味。恰如他的书法,有一种“欲说无言”的佳境妙处。这种境界,正如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所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人们说他的书法有倪元璐的影子,但在我看来,他早已脱胎换骨。他以“煮汤”之法熔铸百家,从汉隶的雄健朴茂、魏晋的萧散风骨,到唐代的法度森严、宋代的尚意抒情、元代的复古儒雅、明代的狂放意趣、清代的碑学兴盛,再到当代的视觉构成,皆化为笔下养分。他敢于“捅破天”,以非凡的勇气突破书法创作的天花板,熬出“浓而不腻、清而不淡”的独特韵味,终成独树一帜的“金光图式”。

          这种“金光图式”,是他在章法、结字、墨法以及意境营造上的全新创造,更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觉醒与顿悟的体现。他巧妙融入西方格式塔心理学“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美学理念,同时赋予其东方的哲学内涵,形成了克莱夫・贝尔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他的结字奇崛多变,收放自如;墨法枯润相生,层次丰富;章法大开大合,虚实相生。他凭直觉运笔,写出的线条既果断又灵动,既连绵又劲挺,既刚健又温润,共同营造出深邃悠远的意境。这一切共同构成了脱胎换骨的“金光图式”,已然深深烙印在每一位观者的心中。

          如今的他,艺术风骨日臻醇厚,这份风骨正源自他对自己艺术道路的坚定自信。正如《文心雕龙》所言:“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正是在数十年如一日的笔墨实践与文化思考中,才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书法金光大道。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5(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