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西班牙设计师诠释“光之线条”

        作者:赖睿2025-10-23 08:44:5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1/2)展品《羊毛毡灯》 主办方供图

            (2/2)展品《篮语》 主办方供图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作为2025北京国际设计周的重点项目之一,马德里主宾城市展《光之线条(The Line Dreams)》日前在北京启皓艺术馆举办。展览汇聚来自西班牙的设计师70余件灯具、装置与空间作品。这些作品融合工艺、科技与自然,折射出光的多重语境,其中既有探索材料与形态边界的实验之作,也有延续传统工艺的经典设计。它们在展厅中彼此呼应,构筑出一个兼具理性与诗意的现场,邀请观众在光影流转之间展开一场沉浸式漫游。

          步入展厅,观众即刻被温暖的氛围包裹:光线在空间中缓缓流动,宛如水面上的涟漪,又似夜空中被拉长的星轨。色彩、声响与建筑空间多维交织,美轮美奂。

          在这片“光的森林”中,每件作品都以不同的方式回应展览主题:有的追溯手工技艺与材料本源,有的强调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水之化石·引力》中通过材质与光的互动,呈现出自然力量的流动与节奏;《羊毛毡灯》以柔软羊毛编织出温暖光影,将可持续理念与手工艺紧密结合;《卡塔纸灯》利用轻盈纸材的折叠与透光效果,让光在空间中舞动,彰显新锐设计的实验精神;而设计师米格尔·米拉的经典作品《篮语》,则承载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的传承之美。

          不同创作路径的作品在展厅中交织,如光的脉络在空间里延展,既呈现文化深度,也折射出设计的情感温度。观众穿行在现实与想象的光影世界中,感受西班牙设计的多维面貌。

          圆桌对话中,马德里设计节总监阿尔瓦诺·马提亚斯表示,本次主宾城市单元不仅是展示马德里当代设计活力的一次重要契机,更是中西两国设计文化交流的桥梁。他认为,“光”既是自然的馈赠,也是文明的符号,光与建筑、景观、物质形态的关系,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他希望,观众在展览中感受到的不仅是视觉的震撼,更是一种思考:在全球语境下,设计如何回应社会、生态与未来的挑战。

          参展西班牙设计师代表玛尔塔·阿隆索分享了工作室在玻璃、纺织等材质上的实验,探讨当光进入手工艺世界时,如何生成全新的形态与感官体验。她特别强调“工艺与自然”的互文关系,认为只有当设计回到材质的根本,尊重手工的温度,作品才可能触动观众的情感,并与环境形成更长久的连接。

          《光之线条》的呈现,不仅是一场关于光影的艺术实验,更是一种跨越文化的对话。展览通过多个不同的主题单元,揭示了设计如何在自然、科技与社会之间架起桥梁。在光与影交织的场域中,观众得以感受设计的力量——它既是美学的创造,也是责任的实践。

          本次展览由北京国际设计周、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启皓中心、马德里设计节联合主办。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773(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