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纯正典雅 朴厚传神——看刘万鸣书画艺术

        作者:钱晓鸣2025-10-23 08:43:2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远眺(中国画) 刘万鸣作

            刘万鸣的花鸟画,不仅传承中华文化传统,还富有时代生活气息,把西方严谨的素描造型融汇于中国画写意笔墨,其极富个性化艺术语言的作品,已成为当代花鸟画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之一。日前,“向往经典——刘万鸣书画艺术展”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举办,展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近30年来的242件作品,从中可窥见其书画艺术之风格。

            在艺术创作领域,优秀的艺术家往往追求创作探索和理论自觉并举,刘万鸣是其中之一。他在天津美术学院学习时,就坚持笔墨实践和古代画论、艺术理论并行。留校任教后,他同时开讲创作课和中国古代画论课。他在实践上一直追求融会贯通,无论是中国画优秀传统,还是西洋的经典素描,都力求把彼此的优长结合起来。

            刘万鸣的中国画具有纯正的宋元格调。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杨晓阳认为:“刘万鸣的学术,是在全面学习古今中外的基础上,从宋元以后的花鸟画发展而来。近10年他集中创作花鸟画,从工笔到小写意到大写意到简笔,非常扎实地推进。”

            在观赏刘万鸣书画作品时,观众一定会感受到其绘画的圆融内涵与书法的雄浑张力所形成的鲜明对比。一些书画家习惯于写一笔“画家字”,不强调书法的使转变化、结构书写,而突出“画意”。刘万鸣却一直在追求书、画各自不同的艺术境界,他力求书法有书法的风骨和书写性。他书写的榜书,笔墨酣畅,有巍巍之气;他的题画小字,纤毫毕现,行云流水。在刘万鸣的艺术世界里,书法既能和绘画相得益彰,又具有独立的艺术审美价值。

            近6年,刘万鸣创作了一批指墨画。学术界把指墨画上溯到唐代张璪,把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作为指墨画的理论基础。指墨画成为成熟、系统的绘画实践,是由清中期的高其佩实现的,进而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潘天寿进一步发展了指墨画。刘万鸣的指墨画正是在这个大传统脉络上的创新。

            在国博工作期间,刘万鸣对指墨画大胆探索,不仅用手指、手掌、手面、手背,还用到了胳膊。刘万鸣主张,指墨画和毛笔画一样,指墨画创作时手指、手腕都得动,同样有中锋、侧锋、顺锋、逆锋、藏锋、露锋,皴、擦、点、染,干墨、焦墨、湿墨。关键是看画家泼洒的感情,不能刻意局限说这是指墨、那是笔墨,指墨画要打破传统指墨的单调性,不能过于强调指墨本身的特点,刻意舍弃毛笔的技法,要不拘一格把毛笔的技法揉进指墨,包括借用毛笔色和墨的关系,这样才能深入完成笔和手的转换。

            刘万鸣认为,对于任何事物的认知,都是由生到熟,由熟返生。这样的过程不断循环,使得个人对艺术的认识及创作技法都能够不断深入、融合,进而实现飞跃。刘万鸣的书画作品,正是这一认识的生动体现。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4(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