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暑,来颗“长生桃”

        作者:张婷2025-07-20 09:08:26 来源:中国文化报

            (1/2)东方朔偷桃图(国画) 明 吴伟 美国马萨诸塞州美术馆藏

            (2/2)东方朔偷桃图(国画) 清 冷枚 英国国家博物馆藏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盛夏的桃子清香四溢,成为大暑节气的专属美味,而在丰熟甜美之外,还藏着古人长生不老的奇幻梦想。

          仙桃延寿之说源远流长。《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天宫蟠桃的“名场面”令人难忘。而东方朔盗桃的故事更是将仙桃带来的长生梦演绎得淋漓尽致。相传汉武帝寿辰之日,西王母携仙桃飘然而至,献桃祝寿,并言“食之可得极寿”。汉武帝食后,对这延年益寿的珍宝爱不释手,竟想留下桃核自己种植。西王母却婉拒说:“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原地薄,种之不生。”令人意外的是,她随即指着侍臣东方朔说:“此子已三次偷食我的仙桃!”

          偷盗本非君子所为,可若盗的是仙桃,便成千古奇谈。东方朔凭借这三次“壮举”,被传享寿万八千岁而荣登“寿星”宝座,偷桃轶事也成后世祝寿图的永恒主题。这位传奇的主角实为西汉博学善辩的文学家,深受武帝赏识,其机智幽默的形象在后世不断被神化,李白曾赞其“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而“偷桃得寿”的故事因其强烈的戏剧性和吉祥寓意,更成为历代丹青妙手钟爱的题材,吴道子、唐伯虎乃至齐白石等名家都曾以此入画,赋予其不朽的艺术生命。

          不同时代的画笔,为东方朔的“偷桃瞬间”注入了迥异的意趣。明代画家吴伟所绘的《东方朔偷桃图》以浙派强劲的笔力、粗细多变且顿挫有致的线条,捕捉了紧张刺激的一幕。图中东方朔右手持卷,左手紧握一颗硕大仙桃,粉白的果皮攒聚着暑日光热,饱满得似要滴下甜汁。他一边快步奔逃,一边回头张望,似在提防追兵,那份“偷感”在急骤笔触中尽显——宽袍大袖如被狂风掀起的荷叶,发带随风飘扬翻转,将逃遁时的慌张与得手后的急切刻画得入木三分。

          元代缂丝《东方朔偷桃图》则呈现出另一番韵味,整幅作品设色简洁,气韵生动。图中,东方朔捧桃疾走时回望的神态鲜活灵动,背景里云间枝桠结满仙桃,下方配以灵芝、水仙和竹石,交织出“芝仙祝寿”的寓意。此作以平缂、木梳戗等技法精心缂织,让“三千年一结果”的仙桃奥秘在经纬丝线间静静蕴藏,恰似酷暑里绵长的桃香。

          相较于其他画家所描绘的紧张氛围,清代冷枚笔下的东方朔则显得淡定许多。在其《神仙故事图册》之《东方朔偷桃图》中,东方朔脚踏缥缈祥云,自西天瑶池蟠桃园悠然遁往人间。他肩头稳稳扛着桃枝,枝上三颗仙桃饱满圆润、色泽诱人。回眸一瞥间,眸光流转似带狡黠笑意,与后方看守桃园、步履踉跄的神兽形成鲜明对照,将这充满奇幻色彩的瞬间定格得生动而富有戏剧性。画作以工笔重彩勾勒,笔触细密精巧,多样的曲线巧妙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动感。

          当画绢上的仙桃历经岁月依然鲜亮,古人对长生仙果的执念,已悄然融入今人对健康与美好生活的追求。大暑时节,蜜桃正当季,那份清甜不仅解暑生津,其承载的“长生”寓意,在现代康养中亦焕发新生——从桃林采摘的生态体验,到以桃为媒的养生度假,人们追寻的已非缥缈的仙寿,而是身心的愉悦与自然的和谐。品味世间仙果,何尝不是更接地气的“长生”智慧?珍视此刻的鲜活滋味,便是对时光与自然馈赠的最好礼赞。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70(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