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少年儿童亲手绘制了属于自己的皮影角色 老挝中国文化中心供图
灵动线条勾勒童心印记,斑斓色彩晕染童梦奇境。日前,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老挝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主办,湖北省图书馆承办的“放飞梦想——中老国际少儿画展”在老挝首都万象开展。中国与老挝的少年儿童,用画笔描绘出各自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
湖北省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展览是2025年湖北省与老挝中国文化中心对口合作的重要项目之一,通过42幅题材丰富、风格多样的少年儿童绘画作品,生动诠释了两国少年对文化的探索与憧憬。
展览现场,奔腾的长江在宣纸上卷起墨色的浪涛,浓淡不一的墨色自然晕染,留白处似有江雾蒸腾;蜿蜒的湄公河则演绎着另一种水韵,钛白与钴蓝的渐变中,金色的光点如渔火闪烁;巍峨的黄鹤楼在画纸上挺立,飞檐斗拱,鹅黄与赭石的配色源自楚地漆器的传统色谱;老挝凯旋门则在画布上呈现出视觉冲击力,饱和的土黄色块堆砌出建筑的厚重感。
一场展览,好似一场跨越2000公里的艺术对话。通过这些画作能清晰看见两条艺术脉络的交织,一条在水墨勾勒中诉说着东方的含蓄,另一条在浓烈的油彩中绽放着热带的热情。它们是艺术的展现,也是两国少儿心灵沟通的桥梁,观众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从中能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
湖北省图书馆策展人曾在6月中旬到现场为来自老挝的小画家、嘉宾和民众进行讲解,以进一步加深大家对作品的理解。老挝11岁的参展作者特版亚·西力木说:“画中的中国很美,我希望有机会带着画笔去看看真实的武汉,也希望中国小朋友来万象玩。”
现场特别摆放了两幅由中国少年儿童集体创作的5米长卷画作,老挝的孩子们提起画笔,在画作上增添他们的集体色彩。“中老少年共绘一幅画”以艺术为纽带,实现了两国文化交流的具象表达。同时,湖北省图书馆工作人员还特别为老挝少年儿童带来了一场趣味横生的非遗课——皮影戏,这是用兽皮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蜡烛等各类光源的照射下借助隔亮布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老挝少年儿童不仅了解了中国皮影戏的千年历史,更亲手绘制了属于自己的皮影角色。
当他们操控着亲手制作的皮影在光影中动起来时,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以最生动的方式跃然眼前。这种“在做中学”的体验方式,让遥远的荆楚文化在万象变得可触可感,在老挝少年儿童心中播下了跨文化理解的种子。
湖北省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展览创新采用了“双向展陈”模式,这些展品7月21日将在湖北省图书馆展出并进行国内巡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持续为湖北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注入文化活力。
当长江的浪花与湄公河的涟漪在画布上交织,艺术超越了语言隔阂,两国少年儿童在色彩流转间读懂彼此的文化基因。在42幅画作构筑的微观世界里,不仅可见中老两国的山水风物,更彰显了对差异的包容、对共性的认同和对未来的共同憧憬。
据了解,近年来,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湖北省图书馆通过“放飞梦想”国际少儿画展,走进澳大利亚、波兰、俄罗斯、匈牙利、意大利、拉脱维亚等十余个国家,用孩童的画笔展现荆楚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儿童艺术作品为桥梁,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联系,增进彼此友谊的同时,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展现荆楚文化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