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此心梅月两相知——唐建教授从教四十载书画展”在青岛开幕

        作者:admin2025-04-30 09:20:51 来源:大众·半岛新闻

          2025年4月28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东画院、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青岛画院、青岛市美术家协会承办、青岛大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的“此心梅月两相知——唐建教授从教四十载书画展”在青岛画院美术馆盛大开幕,此次展览系唐建教授近年来学术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亦是其在中国画写意传统基础上持续推进艺术语言建构与文化价值探索的重要阶段性呈现。

          本次画展共展出唐建教授近年书画作品一百余幅,皆为其精心创作、反复锤炼的代表性成果。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花鸟画创作与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唐建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画笔墨语言的当代表达与精神内涵的深度挖掘,其艺术风格兼具传统精神与个体语言的辨识度,广受学界认可与大众书画群体的高度关注。

          展览作品内容丰富,涵盖花鸟、人物、山水、书法、诗词等多个领域,全面展现了唐建教授在传统中国艺术核心语汇上的系统研究与综合实践能力,体现出他对“诗书画印”整体修养的高度整合与深层驾驭。

          其中,梅花题材作为唐建教授长期关注的重要母题,在此次展览中呈现出鲜明的文化象征与形式探索维度。唐建教授自幼即钟情于梅,二十年来遍访南北名梅古树,亲历寻梅、访梅、护梅之旅,不仅为传统梅文化积累了大量实地资料,也为其绘画语言注入了来自生活与自然的真实感知。他笔下的古梅或挺拔峻峭,或虬枝横斜,既写其物象之质,也寓其人格之境,寄寓着坚韧不拔、不惧逆境的民族精神与生命意志。

          唐建教授始终秉持“传统与创新”并重的艺术理念,在坚守宋元文人画审美理想与笔墨规范的基础上,积极融入当代生活体验与社会文化意涵,不断拓展中国画的表现空间与精神维度。其创作不仅体现出对传统文化形态的深切体认,更以现代视野重新激活了写意精神在当代语境中的表现可能。

          展览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唐建教授对传统文人画“诗书画印”四位一体艺术形式的当代诠释。他以深厚的学养根基,将诗词意境、书法笔力、绘画气韵与印章精神有机融合,在方寸之间构建出意蕴深远的艺术世界。其书法作品取法晋唐,又参以己意,线条刚健中含秀润;所题诗词或即景抒怀,或托物言志,与画面相得益彰;印章布局疏密有致,朱白相间,既体现传统金石韵味,又彰显现代构成美感。这种全方位的艺术修为,使他的作品超越了单纯的视觉呈现,升华为承载中华美学精神的综合艺术载体。

          开幕式当日,来自山东省及全国多地的领导嘉宾、艺术界专家学者、书画爱好者及各界友人齐聚青岛画院美术馆,共同见证了此次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与文化意义的艺术展览。山东省相关领导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唐建教授在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艺术创新发展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指出此次展览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积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多位书画界知名学者也在现场表达了对唐建教授艺术探索的高度肯定,认为其作品在坚守传统精神的同时,成功实现了笔墨语言的当代重构,彰显出强烈的时代担当与文化立场。

          此次画展不仅是唐建教授艺术探索与学术积淀的一次集中呈现,更是青岛画院在“五一”假期倾力打造的一场高水准公共文化盛宴。展览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高度的艺术品质,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亲近传统、感受经典、启发思考的艺术平台,使观众得以近距离领略唐建教授深邃的艺术思想与笔墨造诣,切身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与时代价值。

          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进一步丰富了节日期间青岛的公共文化供给,成为城市文化生活中的一大亮点。作为青岛画院美术馆“五一”期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唐建画展”不仅吸引了众多书画爱好者和市民前来参观交流,也有效推动了传统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播与重构,对于提升齐鲁文化的时代内涵、增强文化自信与美育意识,发挥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唐建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将在创作实践中继续秉持“传统与创新并重”的学术立场,深入挖掘中国画的文化价值与精神资源,创作出更多兼具文化厚度与时代风貌的艺术精品,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6(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