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王珂丨墨香深处是师恩

        作者:王珂2025-04-29 09:23:37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美术与书法学院

          岁月如流,许多往事在记忆的长河中渐渐模糊,与高天祥老师一家相处的点点滴滴,始终清晰如昨,在心底泛起温暖的涟漪。每当夜深人静,那些被时光珍藏的片段便如潮水般涌来,让我对老师、师母的思念愈发浓烈。于是,在谷雨前到曲阜师范大学看望了二位老人。

          高天祥老师是浙江人,1935年生于台州三门湾,1956年因堂哥在山东当兵便报考了山东师范学院艺术系,师从于希宁、王企华、张鹤云诸老师。毕业后分配到山东临沂群艺馆工作,在经历了那一段人所共知的动荡不安的岁月之后,于1977年调入曲阜师范学院艺术系任教,并担任系主任。

          高老师是一位全能型的画家,曾创作过大量的版画、连环画、水墨画、水粉画等作品;至而立之年,便开始集中精力,潜心花鸟画创作,他的花鸟画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独特感悟,因此他笔下的牡丹华贵而不艳俗,紫藤飘逸似有清风拂过,梅花傲骨铮铮,竹子挺拔洒脱,野趣横生。每一幅作品都饱含着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七十岁后则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创作了一系列歌颂社会底层劳动者的作品,《农民工》就是其中的一幅,表现的是几个农民工正在紧张地粉刷墙壁的场景,构图简洁而明快,寄托着他对于劳动者的关爱,充满着他的善心和爱意。

          在锲而不舍地探索国画艺术的同时,高老师也一直在孜孜不倦地研习和思考中国书法。他涉足秦篆、汉隶,涉猎魏碑、唐楷,以期从历代名家碑帖中汲取尽可能多的艺术营养。他的书法,别有底蕴、风范而师心自用,自成一家。

          求学的日子里,高老师不仅是一位严谨的先生,更是一位亲切的长辈。他对每一位弟子都关怀备至,而我更是幸运地得到了老师格外的偏爱。那时,老师的家对我来说,就像第二个家。推开那扇门,总能看到老师伏案作画的身影,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茶香,师母总是第一时间迎上来嘘寒问暖,老师常常会和我分享他对艺术的新感悟,会聊起他在浙江老家的趣事,那些温馨的时刻,让我在异乡求学的日子充满了家的温暖。

          高老师对我的影响,不仅在于艺术技法的传授,更在于他教会了我如何坚守初心,做一个纯粹的艺术创作者。他常说:“画画,是与自己内心的对话,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才能画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他一生都在践行这句话。

          如今,老师和师母已是耄耋之年。那些在老师家中度过的温馨时光,也已成为遥远的回忆。但他们给予我的关爱与教导,早已融入我的生命,成为我前行的力量。

          师恩如山,师爱似海。这份与高老师一家的情缘,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宝藏。愿时光温柔以待,让我有更多机会回到老师身边,再陪他画一幅画,再听他讲一段故事,再感受那份如春日暖阳般的师恩。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71(s)   7 queries